字好书
悲喜吟

《悲喜吟》

时间: 2025-04-26 19:17:31

诗句

吴起初辞魏,张仪乍入秦。

西河蒙惠久,南楚受欺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7:31

原文展示:

悲喜吟 吴起初辞魏,张仪乍入秦。 西河蒙惠久,南楚受欺频。

白话文翻译:

吴起最初离开魏国,张仪突然进入秦国。 西河地区长期受到恩惠,南楚却频繁遭受欺骗。

注释:

  • 吴起: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曾效力于魏国,后因政治斗争离开。
  • 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以连横之策著称,曾效力于秦国。
  • 西河:指黄河以西的地区,这里可能指魏国的一部分。
  • 南楚:指南方的楚国。

典故解析:

  • 吴起辞魏:吴起在魏国因政治斗争失利,被迫离开,后投奔楚国。
  • 张仪入秦:张仪是秦国的重臣,以连横之策帮助秦国扩张势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哲理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通过吴起和张仪的历史典故,反映了政治斗争和国际关系的复杂性,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历史典故,展现了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国际关系的复杂。吴起和张仪的命运对比,凸显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和选择。西河与南楚的对比,则反映了不同地区在历史变迁中的不同命运。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蕴深远,体现了邵雍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吴起初辞魏”:吴起因政治斗争离开魏国,象征着个人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和选择。
  • “张仪乍入秦”:张仪突然进入秦国,象征着个人在历史变迁中的机遇和选择。
  • “西河蒙惠久”:西河地区长期受到恩惠,反映了该地区的稳定和繁荣。
  • “南楚受欺频”:南楚频繁遭受欺骗,反映了该地区的动荡和不安。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吴起和张仪的对比,以及西河和南楚的对比,突出了个人命运和地区命运的差异。
  • 典故:运用历史典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和哲理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反映了政治斗争和国际关系的复杂性,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吴起、张仪:象征着个人在历史变迁中的选择和命运。
  • 西河、南楚:象征着不同地区在历史变迁中的不同命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吴起最初离开的是哪个国家? A. 秦国 B. 魏国 C. 楚国 D. 齐国
  2. 张仪是哪个国家的重臣? A. 秦国 B. 魏国 C. 楚国 D. 齐国
  3. 西河地区长期受到谁的恩惠? A. 秦国 B. 魏国 C. 楚国 D. 齐国
  4. 南楚频繁遭受谁的欺骗? A. 秦国 B. 魏国 C. 楚国 D. 齐国

答案:1. B 2. A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滕王阁序》:王勃的作品,通过历史典故展现了个人命运和历史变迁。
  • 《岳阳楼记》:范仲淹的作品,通过描绘岳阳楼的景色,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对比:

  • 《悲喜吟》与《滕王阁序》:两者都通过历史典故展现了个人命运和历史变迁,但《悲喜吟》更侧重于政治斗争和国际关系的复杂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邵雍诗集》:收录了邵雍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宋诗选》:收录了宋代多位诗人的作品,可以进行更广泛的诗词比较和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九日登千佛山寺五首 其三 九日过后漫题堂前双菊 九日寿刘社丈七十一 九日悼梁同庵 九日绝句七首依韵奉答许存札教授 其三 九日登东城寄南华 九日同彭景武春官徐舜和汪抑之器之三太史白云观登高 九日侯砚德病起招寻王氏南园 九日登高河洑山 九日登城楼宋故都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蚓的成语 献词 長字旁的字 困局 粤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觥筹交错 棕壤 龙字旁的字 门字框的字 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凿齿磨牙 屮字旁的字 国步方蹇 风雨对床 处罚 苍狗白云 方字旁的字 含苞吐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