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3:5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3:53:17
草檄飞燕垒,降幡入汉营。
这首诗描绘了战场上的景象:草地上的檄文如飞燕般飞舞,降下的旗帜进入了汉军的营地。
释惟凤是宋代的诗人,少有记载,其作品多以军旅题材为主,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的理想追求。
这首诗可能是在战乱时期,诗人目睹战场景象后创作,表现了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向往。
诗的开头以“草檄飞燕垒”描绘了一种紧迫感,檄文如飞燕般迅速传播,传达着战争的紧急与迅猛。接着“降幡入汉营”则展现了战争的结果,降旗的出现意味着战斗的结束和投降,情感上从紧迫转向了悲凉。在短短的两句中,诗人以极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战争的残酷和无奈。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独特,草檄与飞燕的结合,赋予了檄文以生命,仿佛它们也在参与这场战争。降幡的意象则是对士兵们命运的直接反映,体现了战斗的无情与结局的不可逆转。这种对比的手法使得整首诗在紧张与悲凉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草檄飞燕垒”中的“飞燕”比喻什么?
“降幡入汉营”表示什么?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可以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前者关注战争的悲惨和无奈,后者则表现了壮丽的自然与人文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