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

时间: 2025-05-02 10:47:07

诗句

粟囊聊复寄三餐,埋没缁尘懒濯冠。

红紫百般纷过眼,乡山岁晚自苍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7:07

原文展示:

粟囊聊复寄三餐,埋没缁尘懒濯冠。红紫百般纷过眼,乡山岁晚自苍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寄来了一些粮食,勉强够你三餐,世俗的尘事让我懒得去洗涤身上的冠冕。眼前红紫色彩纷繁而过,年末的故乡山川,一片苍茫。

注释:

  • 粟囊:指装粮食的袋子,这里代指粮食。
  • 缁尘:黑色的尘埃,象征世俗的烦恼或琐事。
  • 濯冠:洗涤帽子,象征对名利和地位的追求。
  • 红紫:指五彩缤纷的事物,象征生活的繁华。
  • 苍官:指故乡的山川,苍茫而宁静。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埋没缁尘”,可以理解为放下世俗的负担,回归自然和简单的生活,反映出诗人对繁华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汝舟,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淡雅,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之时。诗人在流亡生涯中,常常思念故乡,抒发对乡土的眷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诗的前两句描绘了诗人对物质的简朴追求,虽寄来三餐,却言辞中透出对名利的无所谓,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后两句则以生动的色彩描绘了生活的繁华与喧嚣,但最终又回归到对故乡的思念,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乡土情怀的深刻依恋。

整体上,诗歌通过对比展现了生活的繁华与内心的宁静,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和对故乡的深情。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个诗篇具有了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哲理的深度,让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人生的思考。

诗词解析:

  • 第一句:“粟囊聊复寄三餐”:

    • 诗人通过“粟囊”寄来三餐,体现了对物质的关注与对生活的关切。
  • 第二句:“埋没缁尘懒濯冠”:

    • 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厌倦,愿意放下名利的追求。
  • 第三句:“红紫百般纷过眼”:

    • 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丰富多彩,但在诗人眼中却是稍纵即逝的。
  • 第四句:“乡山岁晚自苍官”:

    • 最后一句带有浓厚的乡愁情怀,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繁华与宁静,表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 意象:使用“红紫”与“苍官”形成鲜明对比,象征对繁华与宁静的不同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思想是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故乡的眷恋。诗人希望能摆脱尘世的纷扰,回归到简单而纯粹的乡村生活中。

意象分析:

  • 粟囊:象征着生活的基本需求,代表着物质的简单。
  • 红紫:象征繁华的生活,给人带来视觉的丰富,但也让人感到短暂与虚幻。
  • 苍官:象征故乡的宁静与永恒,是诗人心灵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粟囊”指的是什么?

    • A. 粮食
    • B. 帽子
    • C. 衣物
    • D. 书信
  2. 诗人对“缁尘”的态度是?

    • A. 热衷追求
    • B. 置之不理
    • C. 依依不舍
    • D. 感到厌倦
  3. “红紫百般纷过眼”中,“红紫”象征什么?

    • A. 乡愁
    • B. 繁华与喧嚣
    • C. 自然风光
    • D. 个人情感

答案: 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范成大《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陶渊明《归园田居》对比:
    • 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向往,但范成大的诗更侧重于对世俗的反思,而陶渊明则展示了对田园生活的理想化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代诗词选读》
  • 《范成大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书感 纵笔 雨夜书感 幽居感怀 客怀 官居戏咏三首 其一 赠林使君 雨中出谒归昼卧 贫舍写兴 乙巳秋暮独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齐字旁的字 雷电交加 道听耳食 仿制 两税户 手旗 毛字旁的字 長字旁的字 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六膳 凡音 糸字旁的字 传爵袭紫 得于心应于手 斗重山齐 黑字旁的字 包含拙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