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2:5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2:52:56
新揭州学扁乡人求赋
作者: 陈著 〔宋代〕
芹水扬新波,杏坛敷新阴。
春风年年事,乃有春如今。
薰薰礼义香,洋洋弦诵音。
但看此身贵,遐不在玉金。
畴昔岂梦,足絷口就喑。
风雨魑魅多,一坎几千寻。
文明应奎壁,杲杲白日临。
绠之濯清泠,彭之起埋沈。
犁锄彼自分,丕我以佩衿。
花封肇鱼符,儒庠视泮林。
筮吉更扁揭,籀法何严森。
正气护宫墙,精光贯书琴。
贤侯蒞落成,寮寀分盍簪。
殷勤公堂酒,再拜奉一斟。
愿言寿斯文,师友相规箴。
道腴养斯丰,学深浚斯深。
厎柱既有在,狂澜可能淫。
庶为争鲁国,不负孔孟心。
新揭州的学堂在水边波光闪烁,杏树下的讲坛洒下新阴影。春风年年带来美好的事物,然而今年的春天尤为珍贵。礼义的芬芳弥漫,琴声悠扬动听。只看现在的身份尊贵,远不如财富的价值。往日难道只是梦境,挣扎使我言语不清。风雨和妖邪之事繁多,一道坎能有几千寻。文明的气息如同奎壁一样,明亮的太阳高悬在空中。绳索在清水中洗净,彭蠡之水可以沉浮。犁耕的事情自然分开,佩戴的衣襟让人自豪。花封印着鱼的符号,儒学的殿堂如同泮水森林。卜筮的吉利更是显现,籀法严整如同铁壁。正气保护着宫墙,光辉照耀着书卷和琴声。贤良的君主已然施政,礼仪和分岂可少。殷勤的公堂上酒已满,再次恭敬地奉上一杯。愿言文雅长存,师友之间相互劝勉。道德滋养这丰厚,学问深厚更深厚。支柱既然稳固,狂风巨浪也能平息。愿为争取鲁国之声,不负孔孟的教诲。
作者介绍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风以清新、隽永著称。其作品多表达对学问和道德的追求,具有浓厚的儒家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对教育和文化重视的时期。诗中表达了对新学堂的赞美,渴望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新揭州学堂的环境和精神面貌。诗人在诗中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以“春风年年事,乃有春如今”为引子,表现出当下学习的紧迫感和重要性。诗中通过对礼义、琴声、学问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特别是“愿言寿斯文,师友相规箴”,更是强调了师友之间互勉的关系,体现了儒家重视道德和学问的传统。
诗的后半部分提到“狂澜可能淫”,表现出对逆境的警惕和对学问的坚定信念,表达了在风雨中坚守理想的决心。整首诗语句流畅,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教育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新学堂为背景,表达了对知识和道德的追求,强调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在逆境中坚持信念的决心。诗人通过对自然美和文化氛围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反映出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自然元素有哪些?
A. 风、雨
B. 水、春风
C. 山、河
诗人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是通过哪些意象表现的?
A. 杏坛、琴声
B. 鱼符、宫墙
C. 风雨、魑魅
诗中提到的“正气”指的是什么?
A. 正直的风气
B. 文化的力量
C. 学问的深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