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5: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5:24
猿不闻呼僧已归,翠烟依旧锁崔嵬。
水今流向人寰去,山昔飞从佛国来。
古径夏寒风落木,苍崖阴润雨生苔。
客缨自喜无尘濯,歌罢沧浪饮一杯。
这首诗描绘了灵隐山前的景象。猿猴未曾听到僧人呼叫,已经回到寺庙;翠绿的烟雾依然缠绕着崔嵬的山峰。河水如今流向人间,而山峰曾经是从佛国飞来的。古老的小路在夏日的寒风中,树木落下,苍凉的山崖在阴云的滋润下,雨水滋生了苔藓。身为客人的我,自然高兴于无尘的洗礼,歌声结束后,便在沧浪水边饮上一杯。
周端臣是宋代的诗人,生于动荡的时期,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
这首诗创作于周端臣游历灵隐山时,以山水之景寄托个人情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这首《灵隐山前即事》以灵隐山为背景,通过细致入微的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静人生的向往。诗中的意象如猿猴、翠烟、流水与山峰,构成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开篇的“猿不闻呼僧已归”,给人一种寂静的感觉,仿佛自然界与人世的隔绝,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意境。而“水今流向人寰去,山昔飞从佛国来”则对比出自然与人间的关系,流动的水象征着世俗生活的繁忙,而山的高远则寓意着超脱与心灵的归宿。
接下来的描写中,“古径夏寒风落木”与“苍崖阴润雨生苔”充满了生动的季节感,表现了大自然在时间推移下的变化,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而诗的最后两句“客缨自喜无尘濯,歌罢沧浪饮一杯”,则表现了诗人心灵的宁静与欢愉,似乎在享受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整首诗在表现自然美的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淡泊名利、与自然为伍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中提到的“翠烟”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山的高峻
B. 山的神秘
C. 水的流动
答案:B
诗人喝酒的地点是什么?
A. 山顶
B. 沧浪水边
C. 寺庙
答案:B
“猿不闻呼僧已归”中的“猿”象征着什么?
A. 喧闹
B. 孤独
C. 快乐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