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题李公麟阳关图二首

《和题李公麟阳关图二首》

时间: 2025-07-29 09:01:30

诗句

渭城凄咽不堪听,曾送征人万里行。

今日玉关长不闭,谁将旧曲变新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01:30

原文展示:

渭城凄咽不堪听,
曾送征人万里行。
今日玉关长不闭,
谁将旧曲变新声。

白话文翻译:

在渭城的哭泣声中,我听得心里难受,
曾经送别征人远行万里。
如今玉关始终打开,
谁来用新的曲调来演绎那旧日的情感?

注释:

字词注释:

  • 渭城:指渭水之畔的城市,常作为送别的场所。
  • 凄咽:形容声音悲伤而哀怨。
  • 征人:指出征的士兵或行人。
  • 玉关:古代关隘名,象征离别的地方。
  • 旧曲:指以前的悲伤歌曲。

典故解析:
“玉关”是历史上著名的关隘,意指离别之痛。渭城与玉关的结合,体现了离别的哀愁和对往昔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征人离去的不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颂,字子美,号南丰,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不仅以诗词著称,还在科学和政治上有杰出贡献。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常常面临送别和离愁的情景,表达对士人征途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渭城的“凄咽”开篇,直入主题,渲染了离别的悲伤气氛。渭城作为送别之地,承载了无数情感,诗人通过“曾送征人万里行”的回忆,展示了他对过往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寄托。接下来的“今日玉关长不闭”,则转化了离别的意象,意味着离别的无尽与常态,给人以无奈之感。

最后一句“谁将旧曲变新声”,更是情感的升华,表达了对旧日情感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诗人似乎在呼唤能否有新的表达方式来阐释那份永恒的离愁与思念。这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更是对时代变迁与人心变化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渭城凄咽不堪听:渭城的哭泣声令人心痛,强调离别的悲伤。
  • 曾送征人万里行:回忆过去送别士人的情景,增添了对离别的深刻感慨。
  • 今日玉关长不闭:现在玉关无日不开放,象征着离别的频繁与无尽。
  • 谁将旧曲变新声:希望能有人用新的方式来表达那段旧日的情感,体现了对变化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拟人:将渭城的哭泣拟人化,增强情感的共鸣。
  • 对仗:前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诗的韵律感。
  • 反问:最后一句的反问,深化了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及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人们在时代变迁中对情感的执着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渭城:象征离别的痛苦。
  • 征人:象征远行者,代表对故土的思念。
  • 玉关:象征关隘与离别的无尽。
  • 旧曲:象征过去的情感与记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渭城”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喜悦
    B) 离别
    C) 战斗

  2. 诗中提到的“玉关”主要指的是什么?
    A) 风景名胜
    B) 关隘,象征离别
    C) 战场

  3. 最后一句中“谁将旧曲变新声”的意思是什么?
    A) 希望有人唱新歌
    B) 怀念旧情感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远方的思念与对时光的感慨,但其风格更为豪放。李白的《送友人》则展现了更强烈的友情与离别情感,两者都与苏颂的诗相呼应,但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苏颂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用元韵答李郎中 浪淘沙(辛未中秋与文尉达可饮) 追念将使叔 子用惠鱼四轴以诗谢之 追悼亲哥 和陈右司春雪 朝中措 旅中书怀 送相士管明甫 王倅成老挽诗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齒字旁的字 恣意妄行 象口 卤字旁的字 铺张浪费 文字旁的字 何殊 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兴叹 癶字旁的字 披林撷秀 包含黠的词语有哪些 奕奕欲生 户字头的字 厚开头的成语 明辨是非 罗天 边结尾的成语 始末缘由 包含置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