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王临谢寄蜀笺双井茶

《和王临谢寄蜀笺双井茶》

时间: 2025-05-03 19:39:47

诗句

铃合优间斲句新,客亭传诵慰驰神。

诚知撷露敲冰陋,岂敌挥毫掞藻春。

固乏琼瑶酬错宾,多惭鱼目换骊珍。

近来闻道谈机迅,更恐难当彼上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9:47

原文展示

铃合优间斲句新,客亭传诵慰驰神。
诚知撷露敲冰陋,岂敌挥毫掞藻春。
固乏琼瑶酬错宾,多惭鱼目换骊珍。
近来闻道谈机迅,更恐难当彼上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到:新作的诗句在客亭传颂,令人心神舒畅。虽然我知道自己在寒冷的环境中采露敲冰,难以和那些挥笔如飞、才情横溢的诗人相比。自己虽然缺乏瑶台的佳作来款待宾客,但更为愧疚的是用劣质的鱼目来替代珍珠。最近听说有人谈论机巧的诗作,更加担心自己无法与那些高人相提并论。

注释

  • 铃合:指铃声合奏,寓意和谐的诗句。
  • 优间:指优雅而间断的诗句。
  • 斲句:砍伐、雕琢诗句。
  • 客亭:指招待客人的地方。
  • 撷露:采摘露水,形容辛苦。
  • 敲冰陋:在寒冷的环境中作诗,形容艰难的创作。
  • 挥毫:挥动毛笔,形容写作。
  • 琼瑶:美玉,象征珍贵的诗作。
  • 鱼目:劣质的东西,借指自己诗作的平庸。
  • 骊珍:美丽的珍珠,象征珍贵的诗作。
  • 谈机:讨论诗文的巧妙之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颂(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景明,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科学家。他擅长诗词,尤其在律诗方面造诣深厚。苏颂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当时文人聚会时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诗才的自谦与对他人作品的敬仰。在当时,文人之间的诗歌交流十分活跃,苏颂在此背景下写下了这首诗,体现出对文学创作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己创作的反思与对他人作品的敬意。开头的“铃合优间斲句新”描绘了诗句的优雅与新颖,展现了诗人的创作态度。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创作环境的艰辛,通过“撷露敲冰陋”一语,营造了一种寒冷与孤独的氛围,暗示着创作的不易。这里的“岂敌挥毫掞藻春”则进一步强调了与他人相比自己作品的不足,表现出诗人谦虚的态度。后半部分,诗人以“固乏琼瑶酬错宾”自责用平庸的作品招待贵客,流露出一种对文人圈层的敬畏与自愧。最后,提到“谈机迅”,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他人才能的敬佩,更流露出一种对自我能力的不安。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文人世界的深思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铃合优间斲句新:指新作的诗句宛如铃声般悦耳动听,表达了诗人创作的自信与对文字美的追求。
  2. 客亭传诵慰驰神:在客亭中,诗句被传颂,给人带来安慰与鼓舞,描绘了诗作在社交场合的影响力。
  3. 诚知撷露敲冰陋:自知在艰苦的环境中作诗,表达了创作的艰辛与内心的自谦。
  4. 岂敌挥毫掞藻春:质疑自己与那些能挥笔如飞的诗人相比的能力,表现出对他人才华的敬仰。
  5. 固乏琼瑶酬错宾:虽无上等诗作来款待客人,但表达的是对宾客的重视与自我贬低。
  6. 多惭鱼目换骊珍:用平庸的作品来替代珍贵的诗作,流露出对自身创作的不满与愧疚。
  7. 近来闻道谈机迅:提到最近听说他人讨论诗文的巧妙,暗示自己在文学上的焦虑。
  8. 更恐难当彼上人:担忧自己无法与那些才华横溢的文人相比,表现出对文学的敬畏和谦逊。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铃合优间”和“客亭传诵”,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鱼目换骊珍”,用鱼目来比喻劣质的作品,生动形象。
  • 反语:通过自谦的方式表现出对他人才华的认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铃声:象征着和谐与美好,寓意诗作的优雅。
  • 露水与冰:象征着创作的艰难与冷清,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 琼瑶与鱼目:象征着珍贵与平庸,表现了诗人对自身作品的反思与自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客亭”指什么?

    • A. 诗人的家
    • B. 招待客人的地方
    • C. 茶馆
    • D. 书房
  2. “撷露敲冰陋”中的“敲冰”表达了什么?

    • A. 诗人作诗的潇洒
    • B. 诗人创作的艰难
    • C. 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D. 诗人追求完美
  3. 诗人对自己作品的态度是?

    • A. 自信满满
    • B. 自责与谦逊
    • C. 无所谓
    • D. 自夸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苏颂的这首诗更显内敛与自省,李白则是豪放与激昂的表达。两者都展示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却有显著的差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多位宋代诗人的代表作,帮助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的分析与解读,提供更深层的理解。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书苏道士江行图后 书苏道士江行图后 十里 诗髯 诗禅 邵阳郡圃梅坡 邵阳界上同友人山行 僧窗 秋兰三绝 秋兰三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行店 飕飂 卤字旁的字 走南闯北 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以身殉国 特地 乛字旁的字 蓬蓬勃勃 满园春色 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屮字旁的字 车字旁的字 孟母三迁 食字旁的字 魁陵 横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