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0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08:54
感君巧思葺芳塘,
石甃无痕细著行。
更拟中间添小屿,
藕花深处著鸳鸯。
感谢您巧妙的构思,修葺了这片芳香的池塘,
石板铺就的路面无痕迹,细细地延伸着。
我更想在池中间添一座小岛,
在那藕花盛开的深处,栖息着成双的鸳鸯。
“藕花深处著鸳鸯”中的“鸳鸯”常被用作爱情和忠贞的象征,古代诗歌中常以鸳鸯来比喻夫妻或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
姜特立,字景升,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其诗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常将个人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该诗创作于作者与友人刘公达在园中游玩时。刘公达为池塘的修缮提供了构思,姜特立借此表达了对友人巧思的赞赏以及对自然景致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池塘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感激之情。首句“感君巧思葺芳塘”直接表达了对刘公达的感激,体现了友谊的温暖和真挚。接下来的“石甃无痕细著行”则呈现了池塘的自然与和谐美,石板铺设得细致而自然,暗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此外,诗中构思中间添小屿的想法,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景致的憧憬,藕花和鸳鸯的意象更是为整体增添了生动与灵动。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友谊、爱意的体现,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友谊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石甃无痕细著行”中的“无痕”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鸳鸯”象征着什么?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这首诗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姜特立的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友谊的表达,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静谧和内心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