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1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10:20
千古慈云岭,诸方南北行。江波与湖水,极目两分明。
千古的慈云岭,南北各方的人都在这里经过。远望江水与湖水,清晰地分开两边。
此诗没有特定的典故,但“慈云岭”作为山名,可以引申为一种自然景观的象征,表示人们在此处相聚,或是旅途的交汇点。
作者介绍:释净端是宋代的一位僧人,擅长诗词,通常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主题。他的作品风格简练,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慈云岭,可能是诗人在旅途中对自然景观的感悟,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赞美。
《登慈云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尽管篇幅不长,却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慈云岭的赞美。诗的开头“千古慈云岭”设定了一个悠久的历史背景,让人感受到这座山岭的厚重感和永恒性。接着“诸方南北行”则展示了这座山岭作为重要交通要道的地位,四面八方的旅人都在这里汇聚,形成一种生动的场景。
“江波与湖水,极目两分明”则通过极目远眺,描绘出江水与湖水的分明界限,表现出一种清晰、宁静的自然美。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在描绘风景,更是在表达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理。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慈云岭的美丽与人文气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体而言,诗歌通过描绘慈云岭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慈云岭”主要象征什么?
“极目”在诗中表示什么?
诗中提到的“江波与湖水”主要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