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即事

《即事》

时间: 2025-05-03 21:43:50

诗句

爱春未得一钱酬,独倚东风搔白头。

花影入帘情苒苒,竹风挨枕梦悠悠。

黄鹂欲下无谁语,碧草相看始欲愁。

老大别无新伎俩,只凭诗句写风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3:50

原文展示:

爱春未得一钱酬,独倚东风搔白头。
花影入帘情苒苒,竹风挨枕梦悠悠。
黄鹂欲下无谁语,碧草相看始欲愁。
老大别无新伎俩,只凭诗句写风流。

白话文翻译:

我爱春天,却未能得一分回报,独自倚靠在东风中,搔着白发。
花影透过窗帘,情思缠绵不绝,竹风轻拂枕边,梦境悠悠。
黄鹂想要飞下,却无人可以倾诉,碧草相对,看着开始愁苦。
年纪渐长,别无新花样,只能依靠诗句来表达风流情怀。

注释:

字词注释:

  • 爱春:热爱春天。
  • 一钱酬:一钱是古代的货币,这里比喻对春天的热爱未能得到任何回报或实质的回馈。
  • 搔白头:形容年纪大了,白发渐生。
  • 情苒苒:情意缠绵,绵延不绝。
  • 竹风挨枕:竹子的风声轻拂到枕边。
  • 黄鹂:一种鸟,声音悦耳。
  • 碧草:绿草,春天生机勃勃的象征。
  • 老大:年纪大了。

典故解析:

  • 本诗没有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春天、白头、竹风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衰老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流谦,宋代诗人,因其诗风清新、自然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真挚,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即事》是李流谦在春天时节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无常和衰老的感慨。诗中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在年华流逝之际的无奈和惆怅。

诗歌鉴赏:

李流谦的《即事》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透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自身衰老的感慨。首句“爱春未得一钱酬”便揭示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和期待,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现实的无奈。这里的“东风”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花影入帘情苒苒,竹风挨枕梦悠悠”,两句描绘了春日的温柔细腻,花影摇曳,竹风轻拂,诗人沉浸在春天的美好之中,然而内心却难以摆脱对生命流逝的忧虑。接下来的“黄鹂欲下无谁语”,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黄鹂的叫声在春天的背景下显得格外寂寞。诗人感受到周围的景物皆在诉说着时间的流转,而他却无处倾诉。

最后两句“老大别无新伎俩,只凭诗句写风流”,更是将全诗的主题凝聚在了对衰老的无奈和对文学的坚守上。年纪渐长,诗人感受到创作的难度加大,但仍然选择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风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思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爱春未得一钱酬:诗人热爱春天,但未能得到任何回报,隐含着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
  2. 独倚东风搔白头:诗人独自倚靠在春风中,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头发已白。
  3. 花影入帘情苒苒:春光透过窗帘,花影摇曳,诗人情思绵绵。
  4. 竹风挨枕梦悠悠:竹子的风声轻轻拂过枕头,梦境悠远。
  5. 黄鹂欲下无谁语:想要倾诉的黄鹂却无人倾听,反映了诗人的孤独感。
  6. 碧草相看始欲愁:绿草相对,诗人开始感到忧愁。
  7. 老大别无新伎俩:年纪大了,创作的灵感逐渐匮乏。
  8. 只凭诗句写风流:仅靠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风流。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花影入帘”,赋予花影以灵性。
  • 对仗:如“黄鹂欲下无谁语,碧草相看始欲愁”,上下句对称工整。
  • 比喻:将春天比作一种“酬劳”,表达对春的渴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衰老和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通过对春天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愁,最终选择通过诗句来表达风流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与希望,诗人对春天的热爱显而易见。
  • 白头: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
  • 花影:代表春天的美好与绚丽。
  • 竹风:象征清新与宁静,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呼应。
  • 黄鹂:象征孤独与无奈,反映诗人的情感困境。
  • 碧草:象征生命与自然,与诗人的忧愁相映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爱春未得一钱酬”的意思是什么?

    • A. 春天给了诗人很多回报
    • B. 诗人热爱春天但未得到任何回报
    • C. 诗人不喜欢春天
    • D. 春天是诗人的朋友
  2. 诗中提到的“黄鹂”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代表春天的美好
    • B. 代表孤独与无奈
    • C. 代表欢乐
    • D. 代表友谊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李流谦的《即事》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李流谦更侧重于个体的情感体验,而杜甫则表现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两者在情感基调和主题上各有不同,却共同反映了春天带来的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李流谦诗文集》
  3.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病中示彭德器 点绛唇 过云间黄用和新圃 渔家傲 浣溪沙(笃耨香) 跋赵唐卿所藏访戴图 其二 挽李仲辅三首 其二 如梦令 其一 七夕 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文字旁的字 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土团 劈天盖地 根深柢固 结驷连镳 龍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殊形妙状 丿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背公徇私 周易 襟剑 决胜庙堂 标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