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3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35:19
三姝媚 其一 次周公谨故京送别韵
作者: 王沂孙
兰缸花半绽。正西窗凄凄,断萤新雁。
别久逢稀,谩相看华发,共成销黯。
总是飘零,更休赋梨花秋苑。
何况如今,离思难禁,俊才都减。
今夜山高江浅。又月落帆空,酒醒人远。
彩袖乌纱,解愁人惟有断歌幽婉。
一信东风,再约看红腮青眼。
只恐扁舟西去,苹花弄晚。
兰缸里的花刚刚绽放一半。正是西窗下,冷清的夜里,断了的萤火虫和新来的大雁。
别离已久,重逢的机会难得,彼此只是无奈地看着对方的白发,心中一同感到黯淡。
总是随风飘零,何必再赋诗给梨花秋园呢?
更何况如今,离愁难以抵挡,英俊的才子也都逐渐减少。
今夜山高水浅,月亮又落下,船帆空荡,酒醒后人远。
彩袖和乌纱,解愁的人只有那断断续续的幽婉之歌。
只希望东风能送来消息,再约你看那红腮青眼的姑娘。
只怕扁舟已经西去,水面上的苹花在黄昏中摇曳。
作者介绍:王沂孙,宋代诗人,字景亮,号沂孙,生于北宋时期,后期南渡至南宋,作品多以婉约、细腻著称。他的诗作常表现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离别的感伤。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沂孙离开京城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依恋与离别的哀伤。时局动荡,士人多有离散,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青春消逝的无奈与惆怅。
《三姝媚 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的伤感和思念的情愫。诗歌开篇即以“兰缸花半绽”引入,生动地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景象,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接着,诗人通过“正西窗凄凄,断萤新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流露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
诗中“别久逢稀,谩相看华发,共成销黯”一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重逢的复杂情感,既有欣喜又夹杂着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离思难禁,俊才都减”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离愁,令人感受到对才子佳人的渴望与怀念。
最后,诗人以“只恐扁舟西去,苹花弄晚”结束,既是对离别的无奈,也是对未来重逢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王沂孙对离别的深刻理解和对时光流逝的哲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情的眷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在细腻的意象中流露出对离别的无奈与思念的深刻,展现出人世间情感的脆弱与珍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三姝媚 其一》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沂孙
C. 杜甫
D. 白居易
“兰缸花半绽”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离别的痛苦
B. 生命的脆弱
C. 美好的爱情
D. 自然的和谐
诗中提到的“彩袖乌纱”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景象
B. 解愁的人
C. 离别的情景
D. 年轻的才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沂孙的《三姝媚 其一》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但王沂孙更加细腻,强调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流动和时光的无情;而李白则更为简练,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