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2: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2:10
齐天乐 蝉
作者: 王沂孙 〔宋代〕
一襟馀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
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西窗过雨。怪瑶佩流空,玉筝调柱。
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携盘去远,难贮零露。
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
馀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
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情感的缅怀与哀伤。词的开头提到一身的遗恨,仿佛是宫中的幽魂已断,年复一年在庭院中只有苍翠的树影。忽然听到蝉鸣,似乎在诉说着离愁。西窗外刚下过雨,瑶佩在空中摇曳,玉筝的声音也变得微弱。镜子里妆容已经暗淡,为谁的娇美依旧如故?铜制的仙女泪水似乎被洗净,叹息着一盘美好的心情已随远去,难以保存那零星的露珠。病态的翅膀在秋天中惊慌,枯萎的身影经历了世事的沧桑,消耗了多少次的斜阳余晖。余音更显得悲苦,何曾独自抱持清高,却也转瞬间变得凄楚。无奈地想象着薰风拂面,柳丝如千万缕般牵挂。
作者介绍: 王沂孙,字仲明,号兰亭,宋代诗人,擅长词,尤其以婉约派为主,作品常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结合。他的词风细腻而含蓄,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王沂孙的晚年,正值个人生活经历的回顾与情感的沉淀时期。时代背景上,宋代是一个文人抒发情感的时期,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被广泛接受和发展,王沂孙的词作反映了当时文化的繁荣与个人情感的复杂。
王沂孙的《齐天乐 蝉》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词作,充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和对往昔的追忆。开头的“一襟馀恨宫魂断”直接带入了情感的核心,表达了对失去的深切怀念与无奈。随着词句的推进,作者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在词中的意象方面,“翠阴庭树”不仅描绘了环境,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变迁;“病翼惊秋”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衰老与无常的感慨。词中反复提到的离愁与孤独,展现了作者在岁月变迁中所感受到的深刻无奈与愁苦。
整首词的情感脉络贯穿始终,王沂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自然景物的结合,使得这首词不仅是对蝉鸣的感悟,更是对人生的哲思。尤其是最后几句对薰风和柳丝的遐想,给人以无尽的遐思,仿佛在诉说着对美好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词的主题是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人生无常的感叹。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切的情感表达,王沂孙传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无奈的感慨。
诗中提到的“瑶佩”是什么?
“病翼惊秋”表达了什么情感?
这首词的主要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