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9:02
酴醾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以酒为名却谤他,冰为肌骨月为家。
借令落尽仍香雪,且道开时是底花。
白玉梢头千点韵,绿云堆里一枝斜。
休休莫斸西庄柳,放上松梢分外佳。
这首诗以“酴醾”酒为题,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美酒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酒的名字虽被人诟病,但它的美丽依然存在。就像冰雪的肌肤和月亮的家一样,宁静而美好。即使花瓣落尽,香气依旧弥漫,盛开的时节又是何时呢?白玉般的花蕾上点缀着千丝万缕的韵味,绿云间倾斜的一枝花显得格外动人。请不要轻易砍伐西庄的柳树,把它们留在松梢上,更显得别致。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酴醾”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酒的热爱以及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其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南宋时期人们生活相对富裕,酒文化逐渐盛行,诗人通过酒表达对生活的享受和对美的追求。
杨万里的《酴醾》以酴醾酒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美酒和自然的热爱。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首句“以酒为名却谤他”,便引入了酒的美丽与争议,表现出酒虽常被人诟病,但其内在的优雅和韵味依然吸引着人们。接下来的“冰为肌骨月为家”则通过比喻,描绘出一种清冷和宁静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美丽的梦境之中。诗中提到“借令落尽仍香雪”,表现了对花的深情,即使花瓣落下,香气依旧留存,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永恒。
最后两句“休休莫斸西庄柳,放上松梢分外佳”,则是对自然的珍重与保护,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这首诗不仅有着细腻的情感,还有着深刻的思考,展现了杨万里作为诗人的独特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美酒与自然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体现了浓厚的生活情趣和人文关怀。
“酴醾”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冰为肌骨月为家”主要表达了什么?
最后两句中,诗人为什么劝诫不要砍伐柳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