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4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44:39
西江月·葆炼中分相火
作者:吕岩 〔唐代〕
葆炼中分相火,
行持外借方鞋。
清虚爽彻御,
灵宝为胎。
十分无极至真来,
恍惚芝骈羽盖。
全诗翻译:
在炼丹的过程中,内外的火相互交融,
修行者走出门外,借助方形的鞋子。
清净的心境如同爽朗透彻的空气,
灵性之宝如同孕育生命的胎儿。
在这至高无上的境界中,真理涌现而来,
恍惚之间,似乎看见了如芝草般的翅膀覆盖着。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涉及的道教元素,如“灵宝”、“无极”,反映了道教对修行和长生的追求,作者吕岩本身也是著名的道教人物,诗中所述的修行过程和境界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介绍:
吕岩,唐代著名道士,精通道教理论与炼丹术。他的诗词多以道教思想为核心,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洒脱,富有哲理性。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道教盛行的时期,正值唐代社会文化繁荣,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道教修行的理解与感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修身养性、追求长生不老的向往。
《西江月·葆炼中分相火》是一首极具道教色彩的诗作,诗人通过对炼丹、修行过程的描绘,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诗中“葆炼”二字,直接表明了修行的主题,而“相火”则隐喻着内心和外在的交融,象征着修行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艰辛与努力。
接下来“行持外借方鞋”,则传达出修行者在世俗中仍需保持清醒和理智,借助道教的教义来指引自己。诗中“清虚爽彻御”,进一步描绘出修行者内心的宁静与明晰,表现出一种超越物质的境界。
最后两句“十分无极至真来,恍惚芝骈羽盖”,则是将诗的意境推向顶峰,表达了修行者在追求真理与自我超越的过程中,最终达到一种近乎幻境的状态。这种状态既是对生命真谛的理解,也是对道教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既表现了道教的哲学思想,又透露出一丝超脱尘世的洒脱态度,赋予了人们追求真理与内心平和的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炼丹修行的描绘,表达了道教对内心修养和追求真理的重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长生的理念。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反映了道教的哲学思想,也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灵性、自然的深刻理解,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诗词测试:
“葆炼中分相火”中的“相火”指的是什么?
A. 外在的火焰
B. 内在的灵性
C. 物质的火
D. 没有特殊含义
本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爱情
B. 友情
C. 道教修行与追求真理
D. 自然风景
“清虚爽彻御”中“清虚”指的是什么状态?
A. 喧闹
B. 纷乱
C. 清净与虚无
D. 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吕岩的《西江月·葆炼中分相火》与王维的《终南山》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道教思想,但王维更多呈现自然景观与心灵的统一,而吕岩则更专注于修行过程与内心的探索。
推荐书目:
这些参考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道教文化及其在诗歌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