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3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39:39
一日不再饭,饭已八九眠。
忽忽返照闲,顿羸不可迁。
筋骸徽纆束,肺腑鼎铛煎。
长往理不惜,高堂思所牵。
一天没有吃饭,已经八九个时辰过去了。
心神恍惚,似乎在空闲中回想,
身体消瘦,无法移动。
筋骨像是被绳索束缚,内脏如同在鼎中煎熬。
无论如何长久地忍受,心中思念着高堂的牵挂。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主张变法,提倡新学,影响深远。他的诗词作品以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著称。
创作背景: 《一日不再饭》写作于王安石身处政局动荡和个人困扰的时期,表现了他在面对困难时的绝望与无奈,以及对家庭的思念。
《一日不再饭》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诗,王安石通过描述饥饿的感受,表现了人内心的焦虑与对家乡的思念。开篇就直白地表达出因饥饿而导致的无奈,反映出一种对生活艰辛的深刻感受。诗中“筋骸徽纆束,肺腑鼎铛煎”生动地描绘了身体的不适与内心的煎熬,体现了诗人对自我状态的敏锐观察。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从饥饿引申到对家的思念,形成强烈的对比。王安石用简练的语言将这种情感表露无遗,使读者能够深切体会到他在生活困境中所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力感。诗的最后一句“高堂思所牵”则是对家乡和亲人的向往,揭示了人们在逆境中对温暖和归属的渴望。
逐句解析:
一日不再饭,饭已八九眠。
诗人以“日”和“饭”开篇,直指饥饿,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艰难。
忽忽返照闲,顿羸不可迁。
反映出诗人心神恍惚,身体虚弱,无法自如移动的状态。
筋骸徽纆束,肺腑鼎铛煎。
描述了身体的苦痛与内心的煎熬,表达了痛苦的双重感受。
长往理不惜,高堂思所牵。
最后一句则引出对家的思念,强调了心灵的牵挂。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饥饿的描绘,反映出人在困境中的孤独与无助,以及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表达出一种人性中的温暖与牵挂。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总体上表现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饭已八九眠”,意指什么?
A. 吃饭的次数
B. 时间的流逝
C. 心情的变化
答案: B
“筋骸徽纆束”的意思是?
A. 身体强健
B. 身体虚弱
C. 身体灵活
答案: B
诗人的思念主要是指向哪里?
A. 朋友
B. 家乡和亲人
C. 同事
答案: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一日不再饭》与李白的《静夜思》均表达了对家的思念,但王安石的表达更加强烈而直接,李白则更为婉约而含蓄。两者的情感都深刻而真挚,展现了不同风格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