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留别徐斯远时斯远将赴朱晦庵之约三首

《留别徐斯远时斯远将赴朱晦庵之约三首》

时间: 2025-08-04 11:25:44

诗句

事变将酬万,身分若化千。

凄凉辞古寺,辛苦问江船。

秋得村村雨,凉生树树蝉。

重哦五七字,还约四三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11:25:44

原文展示:

留别徐斯远时斯远将赴朱晦庵之约三首 赵蕃 〔宋代〕

事变将酬万,身分若化千。 凄凉辞古寺,辛苦问江船。 秋得村村雨,凉生树树蝉。 重哦五七字,还约四三年。

白话文翻译:

世事变迁需应对万千,身份变换如同化作千人。 在凄凉的古寺中告别,辛苦地询问前往江边的船只。 秋天带来了村庄的雨水,凉意在树上的蝉鸣中生发。 再次吟诵那五七言诗句,约定再会于三四年后。

注释:

  • 事变将酬万:指世事的变迁需要应对无数的挑战。
  • 身分若化千:形容身份多变,如同化身为千人。
  • 凄凉辞古寺:在古寺中告别,感到凄凉。
  • 辛苦问江船:辛苦地询问前往江边的船只。
  • 秋得村村雨:秋天带来了村庄的雨水。
  • 凉生树树蝉:凉意在树上的蝉鸣中生发。
  • 重哦五七字:再次吟诵那五七言诗句。
  • 还约四三年:约定再会于三四年后。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这首诗是赵蕃在与友人徐斯远分别时所作,徐斯远即将前往朱晦庵(朱熹)处学习,赵蕃在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分别时的场景和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诗中“凄凉辞古寺”和“辛苦问江船”描绘了分别时的凄凉和辛苦,而“秋得村村雨,凉生树树蝉”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增添了诗意的深度和广度。最后两句“重哦五七字,还约四三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再会的期待,充满了诗意和情感的交织。

诗词解析:

  • 首句“事变将酬万”,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认识,以及应对挑战的决心。
  • 次句“身分若化千”,通过比喻手法,形容身份的多变和复杂。
  • 第三句“凄凉辞古寺”,通过“凄凉”一词,表达了分别时的悲伤情感。
  • 第四句“辛苦问江船”,通过“辛苦”一词,表达了分别时的不易和艰辛。
  • 第五句“秋得村村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增添了诗意的深度。
  • 第六句“凉生树树蝉”,通过蝉鸣的描写,表达了秋天的凉意和诗人的情感。
  • 最后两句“重哦五七字,还约四三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再会的期待。

意象分析:

  • 古寺:象征着离别和凄凉。
  • 江船:象征着远行和未知。
  • 秋雨: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 蝉鸣:象征着秋天的凉意和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1. 诗中“凄凉辞古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平静 D. 愤怒 答案:B

  2. 诗中“秋得村村雨”描绘了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答案:C

  3. 诗中“重哦五七字”指的是什么? A. 五言诗 B. 七言诗 C. 五七言诗 D. 五言绝句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友人的期待。
  • 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赵蕃的《留别徐斯远时斯远将赴朱晦庵之约三首》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但赵蕃的诗更多地描绘了分别时的场景和情感,而朱熹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朱熹诗集》:收录了朱熹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绮罗香三首 其二 绮罗香三首 其一 秦邮道中 绮罗香·缙云山下红树林立。询之土人,是黄楝树,繁艳不减于枫 绮罗香·醇士次余此阕。东坡诗云:虚白堂前合抱花。秋风落日照横斜。秋风渐高,花容如旧。叠前韵答之 绮罗香·莲池沟司法院大紫薇一株花甚明艳,既和予昕二绝,复制此阕 绮罗香 咏灯花 绮罗香 岚君以木樨、素心与菊花同插一瓶,索赋 绮罗香 绮罗香 题马元儿水墨兰竹湖石画帧 绮罗香 某君以大枝桂花供予瓶中,秋光方浓,月色新霁,伤时感事,为拈此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楚掠 車字旁的字 阴暗面 漫天匝地 文字旁的字 包含鹊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包含杏的词语有哪些 金翅擘海 一字兼金 谬语 一士之智 川字旁的字 用字旁的字 不攻自拔 五皓 二卵弃干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