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04 11:2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11:24:25
临江仙(即席和韩南涧韵)
作者:辛弃疾
风雨催春寒食近,平原一片丹青。
溪边唤渡柳边行。
花飞蝴蝶乱,桑嫩野蚕生。
绿野先生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
未知明日定阴晴。
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
春寒的寒食节快到了,风雨的催促使得大地变得冷清,平原上像是一幅画卷,色彩斑斓。
溪边的渡口和柳树旁,有人正渡船而行。
花瓣纷飞,蝴蝶乱舞,嫩桑树下野蚕开始吐丝。
一位在绿野中闲适的先生悠然自得,寻找着诗酒和功名。
明天的天气究竟是阴还是晴,谁也无法知道。
今夜我一个人醉得酩酊,倒是嘲笑了那些清醒的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抗金名将。他的词风豪放,情感深沉,常表达壮志未酬的壮丽情怀。辛弃疾的生活经历丰富,曾参与多次抗金战役,后期因政治失意而隐居,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词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辛弃疾隐居期间,描绘了春天即将到来的景象,同时表达了对功名的淡然态度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展现的闲适生活与豪情壮志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临江仙》是一首典型的辛弃疾风格的词作,透过春寒食节的背景,诗人与自然、人生的关系交织在一起。开篇以“风雨催春寒食近”引出时节的变迁,描绘了春天的冷清和生命的复苏,展现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慨。接着,通过“溪边唤渡柳边行”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生动的乡村春景,蝴蝶飞舞、野蚕生长,体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在“绿野先生闲袖手,却寻诗酒功名”中,诗人自喻为“绿野先生”,体现了他对功名的淡泊与对诗酒生活的向往。此处不仅传达了隐士的悠然自得,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的失望与对理想的追求。最后一句“今宵成独醉,却笑众人醒”则展现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对自由的渴望,表达了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俗的轻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景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深思,体现了辛弃疾的深厚词学和独特的个性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对功名的淡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辛弃疾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寒食”指的是哪个节日?
A. 春节
B. 清明节
C. 寒食节
D. 中秋节
诗中提到的“绿野先生”象征着什么?
A. 隐士
B. 战士
C. 商人
D. 文人
诗的最后一句“却笑众人醒”表现了诗人对谁的态度?
A. 自己
B. 朋友
C. 世俗
D. 大自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辛弃疾与李清照的作品在情感表达上均有独到之处,但辛弃疾更显豪放,李清照则多以细腻柔美见长。辛弃疾在《临江仙》中表现出对功名的淡然,李清照在《如梦令》中则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爱情的追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