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02: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02:30
《沙鲲渔火》
作者: 褚禄 〔清代〕
连冈相接聚沙汀,掩映渔舟点点萤。
风定碧波明远火,光摇寒影落疏星。
莫疑沧海鲛人泪,翻讶乾坤柳絮萍。
惊起苍龙眠不稳,欲燃犀角烛奇形。
这首诗描绘了连绵起伏的山冈与沙洲相连,渔舟在夜晚如同点点萤火虫般闪烁。风平浪静时,碧波荡漾,远处的渔火明亮而清晰,摇曳的光影映照在寒冷的水面上,疏落的星辰在空中闪烁。不要怀疑沧海中鲛人的眼泪,转而惊讶于天地间柳絮漂浮如浮萍。惊动了沉睡的苍龙,不稳地飞起,仿佛要点燃那奇异的犀角蜡烛。
作者介绍:
褚禄,清代诗人,生平事迹多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沙鲲渔火》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选取渔火这一自然景象,表露内心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在动荡时代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沙鲲渔火》是一首极具意境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渔火,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开篇通过“连冈相接聚沙汀”描绘了山水相连的自然景象,接下来用“掩映渔舟点点萤”将夜晚渔火与萤火虫相提并论,营造出梦幻般的画面。诗中“风定碧波明远火”,展示了宁静的夜晚,渔火在水面上闪烁,意象清晰而富有层次。
后半部分则转向更为哲理性的思考,“莫疑沧海鲛人泪,翻讶乾坤柳絮萍”呈现了人类情感与自然的深刻联系,鲛人泪与柳絮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对生活和命运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渔舟点点萤”)、拟人(如“惊起苍龙眠不稳”)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生命深邃的思考。
诗词测试:
《沙鲲渔火》主要描绘的是哪个自然景象?
诗中提到的“鲛人”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