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46: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46:38
料峭寒生,知是那番花信。
算来都为,惜花人做恨。
看犹未足,早觉枝头吹尽。
曲栏幽榭,乱红成阵。
酾酒花前,试停杯与细问。
褪香销粉,问东君怎忍。
韶华过半,谩赢得几场春困。
厌厌空自,为花愁损。
寒意渐生,知道是哪个花期的信号。
算来都是为了那些惜花之人所生的恨。
看着花朵还不够,早已觉察到枝头的花瓣已被风吹落。
曲折的栏杆和幽静的亭子里,纷乱的落花成阵。
在花前斟酒,试着停杯与细细询问。
花香褪去,粉色消散,问东风怎么忍心这样。
春华已过半,白白地赢得了几场春困。
厌烦地空自感到,为花的事而忧愁。
“东君”是古代对春天的美称,常用来形容春风的温暖和花开的景象。诗中提到的“春困”是指春天的慵懒状态,常常让人感到困倦。
杨无咎,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因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深刻描写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这首《传言玉女·料峭寒生》作于春寒之际,诗人借助花信和春风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花开花落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的思考。
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象征意义。开头的“料峭寒生”不仅描绘了春天微寒的气息,也暗示着春天的来临。诗人通过“惜花人”表达了对花朵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接下来的“看犹未足,早觉枝头吹尽”,则通过观察枝头的花瓣,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叹。
“酾酒花前,试停杯与细问”一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饮的闲适场景,然而随着“褪香销粉”的出现,诗人的情绪渐渐转为惆怅。在春天已过半之际,诗人感到时间的流逝和对春困的无奈,最终用“厌厌空自,为花愁损”总结整首诗的情感,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无奈与惋惜。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深刻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对花朵的珍惜以及对生命短暂性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诗中“料峭寒生”是指什么季节的开始?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哪个自然现象?
A. 夏风
B. 秋雨
C. 春风
D. 冬雪
诗人对花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充满珍惜与感伤
C. 只在意花的颜色
D. 认为花没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