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4:25
望海楼独立
作者:汪元量 〔宋代〕
风吹腥气满楼台,独倚阑干十二回。
天入越江龙逝去,雨昏吴市燕飞来。
旌旗闪闪千帆过,帘幙重重一笛哀。
惆怅玉环何处在,海棠犹自向人间。
风吹来腥气,充满了楼台,我独自倚靠在栏杆上,来回徘徊了十二次。天际的龙舟驶出越江,雨雾中吴市的燕子飞来飞去。旌旗闪烁,千帆竞发,帘幕重重之中传来一声哀笛。令人惆怅的玉环(王嫱)如今身在何处,而海棠花依旧向人间绽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擅长诗词,尤其在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方面有独到之处。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与个人的感受。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刻。诗人通过描绘海上景象,表达内心的惆怅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望海楼独立》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海上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心中的孤独和惆怅。开篇以“风吹腥气满楼台”引入,生动地展现了环境的氛围,腥气象征着海的力量与生活的真实。接着,诗人“独倚阑干十二回”,反复徘徊在楼台边,表现出对往事的思念和内心的纠结。
诗中“天入越江龙逝去”的意象,带有一种离别的伤感,龙舟的逝去象征着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而“雨昏吴市燕飞来”则描绘了吴地的景色,燕子飞来飞去,增添了一种活泼与生机,形成了对比。
整首诗在情感上由孤独转向对美好事物的追忆,最后以“惆怅玉环何处在,海棠犹自向人间”收尾,完美地将对失去的惋惜与对美好事物的珍视结合在一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海上景象与个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失去的惋惜。诗人在孤独的环境中,思索着生命的无常与美的留存,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悲凉与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独倚阑干十二回”中“十二回”意指什么?
A. 十二次
B. 十二个月
C. 十二个地方
“惆怅玉环何处在”中的“玉环”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王嫱
B. 西施
C. 王昭君
诗中描绘的场景主要是在哪个地理区域?
A. 北方
B. 吴地
C. 西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汪元量的《望海楼独立》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孤独与惆怅,后者则强调豪情与壮志。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各自对人生的不同理解。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