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9:3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36:53
己丑上元后晚望
雪里晴偏好,寒馀暖尚轻。
山烟春自起,野烧暮方明。
又是元宵过,端令病骨惊。
遣愁聊觅句,得句却愁生。
在雪中,晴天的景色格外可爱,寒冷的余威还未完全消散。山间的烟雾在春天的气息中自然而然地升起,田野上的烧火烟雾在傍晚时分才变得明亮。又一个元宵节已经过去,令我这病弱的身体感到惊诧。为了驱散愁绪,我随便写了几句,结果写出的句子却让我更加愁苦。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
这首诗写于元宵节后,反映了诗人在节日后面对寒冬与春暖交替的感受,以及内心的愁苦。诗人在愁苦中寻求写作的安慰,却发现写作本身也无法驱散心中的忧虑。
《己丑上元后晚望》是一首以元宵节为背景的诗作,诗中展现了春冬交替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雪后晴天的美好,透出一种温暖与希望;然而随即转入对寒冷的感慨,显示出人与自然间的微妙关系。山烟与野烧两个意象,分别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人间的温情,营造出一种宁静的田园气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又是元宵过”引出对节日的回思,揭示出节后空虚的情感。经过节日的欢愉,身体的虚弱与心灵的孤寂渐渐浮现。最后一句“得句却愁生”更是将内心的矛盾情感推向高潮,写作未能带来期望中的解脱,反而深化了愁苦,显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结合个人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感悟,展现了杨万里作品中常见的自然主义风格与人文情怀。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探讨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诗人通过对节日的回忆,反映了生活中的无奈与感伤,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元宵”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人感受到的“寒馀”主要是指什么?
“得句却愁生”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