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7:24
影静长安道,凉风响辔衔。
海天低到水,江日脱明帆。
潮遣先驱壮,声吞绝岛巉。
黄尘征袖满,却愧著朝衫。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长安道上所见的景象。长安的道路安静而清幽,凉风轻轻吹拂,马匹的辔头发出悦耳的声响。海天相接,仿佛低垂到水面;江上的阳光照耀着船帆,显得格外明亮。潮水推动着壮丽的船只,船只的声音吞没了远处的绝壁孤岛。漫天的黄尘把旅人的衣袖都染满了,我却因穿着朝服而感到羞愧。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以豪放、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在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到龙山头》创作于作者游历之际,可能是他在长安道游览时所作。诗中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自己身世的思考,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感悟。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在长安道上的游历感受。开篇的“影静长安道”既营造了宁静的氛围,也为后面的景象打下了基础。诗中采用了丰富的意象,例如“海天低到水”,使人感受到海天一色的辽阔与无边,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同时,作者通过“潮遣先驱壮,声吞绝岛巉”描绘了船只在潮水中前行的壮观场景,表现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与赞叹。最后,诗人以“黄尘征袖满,却愧著朝衫”作结,既表达了对旅途劳累的感慨,也流露出对自己身份的反思和自嘲。这种情感的转折,使整首诗在自然与人之间形成了和谐的关系,既有壮丽的景色,也有细腻的情感体验。通过对比和反思,作者表达了对生活的理解和对自我的认知,形成了独特的诗意之美。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自我身份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在壮丽景色中反思自我的情感基调。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还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身份与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诗中“影静长安道”意指什么?
A. 长安的安静与清幽
B. 长安的繁华
C. 长安的喧嚣
“潮遣先驱壮”中的“壮”指的是什么?
A. 船只的雄伟
B. 风景的壮观
C. 自身的壮丽
诗人在最后感到羞愧的原因是什么?
A. 旅途的疲惫
B. 穿着不合时宜的朝服
C. 对自然的敬畏
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相比,杨万里的诗更多地关注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结合,而李白则注重对壮阔景色的描绘与豪情的表达。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到龙山头》这首诗的美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