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苏先生挽者辞叙

《苏先生挽者辞叙》

时间: 2025-04-27 14:53:18

诗句

飘飘苏仙公,浩气凌八表。

游戏浊世来,眼底古今了。

却上食□台,下视燕支沼。

遗书警世人,翩若鹜鸿矫。

双雷苍翠开,清约随空杪。

高楼旧时月,照我梦皦皦。

见尔林屋天,屋天夜知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3:18

原文展示:

飘飘苏仙公,浩气凌八表。
游戏浊世来,眼底古今了。
却上食台,下视燕支沼。
遗书警世人,翩若鹜鸿矫。
双雷苍翠开,清约随空杪。
高楼旧时月,照我梦皦皦。
见尔林屋天,屋天夜知晓。

白话文翻译:

苏仙公如同轻飘的云雾,浩然正气直冲八方。
他在浑浊的世间游历,眼中早已洞察古今万象。
他登上高台,俯视燕支沼的景色。
留下的遗书警示世人,像翱翔的鸿雁般轻盈而矫健。
双雷似的苍翠山峰在空中绽放,清幽的气息随风飘荡。
高楼映照着昔日的明月,照亮了我清晰的梦境。
见到你那林间的屋子,夜晚的屋子也已知晓。

注释:

  • 飘飘:形容轻盈飘逸的样子。
  • 苏仙公: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 浩气:指正气,广阔的气息。
  • 燕支沼:燕支沼指燕山附近的水域。
  • 遗书:留下的书信或文字,通常用以警示他人。
  • 翩若鹜鸿矫:形容轻盈而矫健的姿态,如野鸭和鸿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维桢是元代著名的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对苏轼的追慕之情,表达了对苏轼高洁人格与卓越才华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苏先生挽者辞叙》是一首深情的挽歌,诗人通过对苏轼的描绘,展现了他高洁的气质和深邃的思想。开篇以“飘飘”描绘苏仙公的轻盈,立刻将读者的视线引入一个超然的境界。接着“浩气凌八表”表达了苏轼的正气与风范,显示出他在世间的独特地位。

“游戏浊世来,眼底古今了”则揭示了苏轼的智慧与洞察力,他虽身处浑浊的世间,却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而后,诗人通过“却上食台,下视燕支沼”展现了苏轼的高远视野,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有对历史的思考。

“遗书警世人”中的“遗书”赋予了苏轼的文字以警世的力量,仿佛在提醒世人要铭记理想与信念。最后,诗人以“高楼旧时月,照我梦皦皦”收尾,将个人情感与历史的轮回相结合,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营造出一种追忆的氛围。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次分明,情感深邃,既表现了对苏轼的敬仰,又传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飘飘苏仙公”:形容苏轼如云似的轻盈,暗示他的高洁品格。
  2. “浩气凌八表”:展现苏轼的浩然正气,令人敬仰。
  3. “游戏浊世来,眼底古今了”:表明苏轼在浑浊世间中,依然能洞察古今的智慧。
  4. “却上食台,下视燕支沼”:描绘苏轼观察自然的高远视角。
  5. “遗书警世人”:表达苏轼的文字对后人的警示与教诲。
  6. “翩若鹜鸿矫”:将苏轼的身影比作轻盈的鸿雁,生动形象。
  7. “双雷苍翠开”:描绘自然的壮丽景色,意象丰富。
  8. “高楼旧时月,照我梦皦皦”:以月光映照梦境,传达思念与感怀。
  9. “见尔林屋天,屋天夜知晓”:表达对苏轼住所的思念,夜晚的宁静透出深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苏轼比作轻盈的云雾,形象而生动。
  • 对仗:如“高楼旧时月”与“见尔林屋天”,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夜晚“知晓”,增添了情感的温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苏轼的追思与敬仰,传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与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苏仙公:象征高洁的文人精神。
  2. 浩气:代表正义与理想的力量。
  3. 燕支沼:自然的美景,隐喻人生的广阔。
  4. 月光:象征思念与追忆,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5. 林屋:自然与人居的结合,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仙公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李白
    B. 苏轼
    C. 陶渊明

  2. 诗中“遗书”主要是指什么? A. 遗产
    B. 留下的文字
    C. 日记

  3.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苏轼的敬仰? A. 通过描绘自然
    B. 通过对比
    C. 通过直接称赞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 《蝶恋花·春景》——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杨维桢 vs. 苏轼:杨维桢的挽歌表现出对苏轼的深切怀念,而苏轼的作品则更多展现出对人生的豁达态度。两者在情感上有着相互呼应的关系,体现了文人之间的心灵契合。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选》
  • 《苏轼传》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 其四 菩萨蛮 菩萨蛮 菩萨蛮 其二 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鹦鹏 菩萨蛮 其一 新秋夜凉浴罢露坐 菩萨蛮 二月二十四夜不成眠聊赋回文遣之 其五 菩萨蛮 其四 菩萨蛮 江游 菩萨蛮 其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晕血 包含贰的成语 几字旁的字 金玉满堂 自备资斧 外访 追仰 三汤两割 流落天涯 亠字旁的字 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俗的词语有哪些 其味无穷 被发详狂 寸字旁的字 四点底的字 火字旁的字 浸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