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7:56: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56:53
汉江江水水连天,被谪宜阳路几千。为问野人山鸟语,问予归棹是何年。
汉江的水面与天空相接,流淌在谪居宜阳的路上已经走了几千里。想问问山中的野人,听听那鸟儿的声音,我何时才能回到故乡呢?
诗中提到的“谪宜阳”是指历史上许多文人因政治原因被贬到宜阳,李伉作为唐代诗人,也可能是受到这种历史背景的影响。诗中“问予归棹是何年”反映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带有浓厚的乡愁。
李伉的《谪宜阳到荆渚》以汉江的自然景观为背景,展现出一种身在他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用“汉江江水水连天”描绘出江水与天际相接的辽阔景象,给人一种空旷而又悠远的感觉。接着“被谪宜阳路几千”一句,直接点出作者的身世与遭遇,结合自然景观,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在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的悲凉之间,李伉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景象之中,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最后两句通过询问“野人”和“鸟语”,暗示了对自然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归乡的渴望与无奈,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道路的感慨,体现出诗人对命运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李伉的《谪宜阳到荆渚》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自然景象,但李伉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表达,而王维则更注重于自然的静谧与和谐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