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放闸二首

《放闸二首》

时间: 2025-05-03 17:33:36

诗句

画舫连樯住,清流泛闸平。

忽看银汉落,仍听夏雷惊。

正柂迟回久,开头取次轻。

滞留初一快,奔驶忽如倾。

不识风涛恐,聊同枕席行。

行逢贱鱼稻,饱食慰平生。

闸空非有碍,水静为谁兴。

开闭偶然弃,喧豗自不胜。

渊停初镜净,势转忽云崩。

脱隘尚容与,投深益沸腾。

玉山纷破碎,陈马急侵陵。

挟版千钧重,浮舟万斛升。

岸摇将落木,鱼困或投罾。

汹涌曾谁止,萧条远欲凝。

力争知必折,少待亦何能。

一发临流笑,微言早服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33:36

原文展示

放闸二首
作者:苏辙

画舫连樯住,清流泛闸平。
忽看银汉落,仍听夏雷惊。
正柂迟回久,开头取次轻。
滞留初一快,奔驶忽如倾。

不识风涛恐,聊同枕席行。
行逢贱鱼稻,饱食慰平生。
闸空非有碍,水静为谁兴。
开闭偶然弃,喧豗自不胜。

渊停初镜净,势转忽云崩。
脱隘尚容与,投深益沸腾。
玉山纷破碎,陈马急侵陵。
挟版千钧重,浮舟万斛升。

岸摇将落木,鱼困或投罾。
汹涌曾谁止,萧条远欲凝。
力争知必折,少待亦何能。
一发临流笑,微言早服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水流涌动、船只行驶的场景。画舫停靠在岸边,清澈的河水在闸口平静流淌。忽然看到星空下银河倾泻,耳边传来雷声的惊吓。船只因风浪而摇荡,放慢了速度,开始时轻松的行驶变得急促。虽然不知水面下的风涛有多么可怕,但仍然和朋友们共享这段旅程。途中经过稻田,收获了丰盛的鱼虾,生活得意而满足。水闸的空闲并没有造成阻碍,水面的平静又能为谁带来生机。水闸的开启与关闭似乎随意,喧闹的声音也让人难以承受。深渊的水面如初镜般清澈,忽然间却又像云崩一样倾泻而下。水流不断,急速翻腾,山峰破碎,马匹在岸边急速侵袭。沉重的木板被拖动,浮舟如同千钧之重。岸边的树木摇晃,鱼儿窘迫,或许被渔网捕获。汹涌的水流曾几何时能被平息,远方的景象仿佛要凝固。力争的结果总是折损,等待又能得到什么。一声笑在水流中响起,轻声的言语早已铭记在心。

注释

  • 画舫:一种装饰华丽的小船。
  • 清流:指清澈的流水。
  • 银汉:银河,古代人将银河比作银色的河流。
  • 夏雷:夏天的雷声。
  • 滞留:停滞不前。
  • 喧豗:喧闹的样子。
  • 渊停:深渊的水面静止。
  • 挟版:指船只的重物。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典故,但其中的水流、银河、雷声等意象,均可以看作是对古代诗歌常见景象的反映,表达了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晦庵,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诗作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苏辙的晚年,正值北宋政治动荡、社会变迁之际,诗人在诗中通过描绘水流和舟行,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变化。

诗歌鉴赏

苏辙的《放闸二首》通过对水流、船只、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在首首诗中,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河流的波动、船只的行驶,以及自然景象的变化,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诗中的“画舫连樯住”一语,生动地展现了船只停靠的情景,而“忽看银汉落,仍听夏雷惊”则通过对银河和雷声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不安的氛围,暗示人生中的无常与不可预测。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展现了他对人生态度的豁达与洒脱。在形式上,诗句的对仗工整,意象丰富,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画舫连樯住:船只停靠在岸边,静止不动。
    2. 清流泛闸平:清澈的河水在闸口轻轻流淌,显得平静。
    3. 忽看银汉落:突然看到夜空中银河倾泻而下,景象壮丽。
    4. 仍听夏雷惊:耳边响起夏天的雷声,令人惊讶。
    5. 正柂迟回久:船只因风浪而停滞,行驶的速度变得缓慢。
    6. 开头取次轻:刚开始时的行驶是轻松的。
    7. 滞留初一快:在水面的初次停留是舒适的。
    8. 奔驶忽如倾:但随着水流的加快,船只仿佛要倾覆。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银河比作倾泻而下的水流。
    • 拟人:水流被赋予了情感,似乎有自己的意志。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船行水流的景象,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水流:象征着生命的流动和变化。
  • 船只:代表着人生旅途中的探索与冒险。
  • 银河:象征着美好与遥远的理想。
  • 雷声:代表着突如其来的困扰与惊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放闸二首》的作者是?

    • A. 苏轼
    • B. 苏辙
    • C. 李白
  2. 诗中“画舫连樯住”描写的是?

    • A. 船只行驶
    • B. 船只停靠
    • C. 船只倾覆
  3. 诗中的“夏雷”象征了什么?

    • A. 安宁
    • B. 惊吓与无常
    • C. 喜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泊秦淮》与苏辙的《放闸二首》同样描绘了水的意象,但苏轼更侧重于情感的抒发,而苏辙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与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宋代诗歌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苏辙诗文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晓发 新晴即事 喷玉矶 寿湛甘泉尚书八十 读史有感 三月自端泮还乡 至正丙申端月避寇竹州冈梁家 其二 至正丙申端月避寇竹州冈梁家 其一 莲塘村舍 花朝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虫字旁的字有哪些?带虫的汉字大全 包含蜚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一蹴可就 糹字旁的字 天叙 包含妾的词语有哪些 噤战 氏字旁的字 令名不终 大行受大名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隐恶扬美 洞中肯綮 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阴不阳 妇道 冷暖自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