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00: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0:05
大酺
(寿江东运使陆云西集撰)
作者: 陈著 〔宋代〕
把雪冰心,钧韶手,飞上青云时早。
红尘难染著,十年前曾坐,凤池鳌岛。
晕锦锵环,重金压带,相去能争多少。
从容何心问,到如今都领,绣春花草。
算耐处光阴,淡中滋味,世人那晓。
笺天新有稿。
要归去盘礴山阴道。
便整顿随琴霜鹤,带石秋兰,约松乔倚风清啸。
争奈俞音杳。
明月棹又还停了。
但珍重经纶料。
时来须做,休管急流人笑。
功名尽迟尽好。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人认为,心如冰雪般清澈,手如韶乐般灵动,早已飞升至青云之上。红尘的污浊难以沾染自己,当年在凤池鳌岛的悠然自得已成为过去。即使身处繁华,金银重物也无法与心灵的自由相争。如今问心无愧,依然欣赏春花草木的美好。时光流逝,生活的滋味却愈加醇厚,世人又怎能理解?新写的诗稿已经准备好,准备归去山阴的那条宽广道路。这里整理好琴、霜、鹤,带着秋兰,约上松树在风中清啸。可是,昔日的音信已然杳无音信。明月的船只停住了,但愿珍惜这份才华。时机来临时应积极把握,不必在乎他人的笑声。功名的追逐迟早会有结果,慢慢来就好。
作者介绍:陈著,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生于动荡的时代,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心境较为宁静的时期,反映了他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大酺》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展现了陈著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借助自然景象和音乐意象,描绘出一种恬淡安详的生活状态。开头几句以清澈的心境和高远的情怀引入,诗人自比雪冰,强调内心的纯净与坚定。接着讲述了自己在红尘中的经历,提到“凤池鳌岛”,暗示曾经的逍遥与自在。此后,诗人以“算耐处光阴,淡中滋味”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认为生活的真正滋味在于细水长流,细品生活的点滴。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逐渐升华,最终升华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上。诗人在面对世俗名利时,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强调珍惜眼前的才华与机遇,而非急于求成。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具有很强的个性特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内心宁静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把雪冰心”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人提到的“凤池鳌岛”象征什么?
“功名尽迟尽好”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