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4:12
对短檠昏,秋光淡,底事凄凉重省。小楼春去矣,念生来弱骨,怎堪愁病。漫赋梨云,休悲絮雨,清泪那能消尽。婵娟凭高也,更分明付与,秦台妆镜。便宜是飘零,春风和露,已曾身领。桂香来深径。奈此际鸥鹭眠难醒。十二曲栏杆绕遍,空自凝眸,把旧词忍与重咏。不识天涯远,但隔岸都成幽境。又禁得,繁更警。回首池畔,尚剩残荷几柄。萧条夜寒风劲。
在昏暗的灯光下,秋天的光线显得格外朦胧,心中充满了凄凉的感慨。小楼里的春光已然逝去,回想自己生来就身体虚弱,怎能承受愁苦和病痛呢?随意赋诗于梨花的云影,不再为飘飞的柳絮感到悲伤,眼泪又能消解多少忧愁呢?月亮高悬,似乎更清晰地映照着秦台的妆镜。无奈的是,花瓣的飘零已经经历了春风和露水的洗礼,桂花的香气在深深的道路上弥漫。在这样的时刻,鸥鹭却难以觉醒。围绕着十二道曲栏杆,空自凝望,忍不住将旧词重新吟诵。竟然不知道天涯有多远,隔岸的景物都成了幽静的境界。又忍不住,烦恼不断加剧。回首池边,仍有几株残荷。夜晚寒风刺骨,萧条无比。
苏穆,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具有浓厚的抒情风格。
《大酺 秋柳》创作于清代,时值秋季,诗人在感受到秋天带来的萧瑟与孤独之感时,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愁苦与反思。正值人生的低谷期,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意象,表达对过往的追忆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独。秋天的光线淡薄、短檠昏暗,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诗人回首往昔,感叹春天的逝去,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脆弱。通过“婵娟”和“秦台妆镜”等意象,诗人将月亮的美丽与过往的美好进行对比,增加了诗歌的感伤气氛。
在表达愁苦时,诗人又不乏对现实的思考。他意识到眼泪无法消除痛苦,内心的挣扎显得尤为真实。最后,诗人在夜寒风劲的萧条中,回首池畔的残荷,象征着生命的无奈与孤独,进一步加强了全诗的主题。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邃,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苦短的深刻感悟。
全诗通过秋天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诗人在面对愁苦时的反思,展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强调了人生的脆弱和不可预测。
诗中提到的“短檠”指的是什么?
“婵娟”在诗中指代什么?
诗人回忆的“秦台妆镜”象征着什么?
答案:
苏穆的《大酺 秋柳》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两者都采用了自然意象来反映内心情感,但苏穆更侧重于对生命脆弱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加强调个人感情的细腻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