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1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16:48
大酺 石林席上闻弦索
作者:曹贞吉 〔清代〕
正酒船行,人声寂,好月如圭偷照。
鹍鸡初入破,响风筝刀尺,麻姑手爪。
银甲徐调,冰丝轻拨,啄木丁丁小鸟。
空山无人处,任花开花落,洞天深窅。
忽变作玉关,千群铁马,平沙衰草。
吴侬歌缥缈。叹旧曲谁似临川好。
遮莫向岐王筵上,崔九堂前,琵琶弹出伤心调。
未抵繁弦巧,引蝶翅蜂须相恼。
但羁客青衫老。奈何频唤,顿减中年怀抱。
鬓边明日白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石林宴会上,月光洒落,酒船轻行,人声寂静的情景。随着夜色的加深,鹍鸡飞入天际,风筝声响,仿佛麻姑的手在拨动琴弦。银甲乐器轻轻吟唱,冰丝般的乐声如啄木鸟轻叩的声音。空旷的山中无人,任凭花开花落,洞天深邃。突然,场景转换为玉关,千军铁马在平沙上驰骋,草木凋零。吴侬的歌曲缥缈而来,感叹旧曲中,谁能比得上临川的美妙?不要在岐王的宴会上,不要在崔九的堂前,琵琶弹出伤心的旋律。即使再如何繁弦巧妙,仍引得蝶翅与蜂须相争。只可惜我这羁客已是白发苍苍,频频的呼唤已减轻了我中年的豪情。明天鬓边的白发又会增多。
作者介绍:曹贞吉(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以清丽见称,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生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宴席之上,表面描写宴会的欢乐,实际上流露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
《大酺 石林席上闻弦索》是一首兼具欢愉与哀愁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宴会的欢乐场景,传递出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变迁的思考。开篇的“正酒船行,人声寂”,勾勒出一种宁静的氛围,酒船在月光下缓缓行驶,令人倍感舒适。接着,诗人用鹍鸡的意象,暗示着追求自由和高远的志向。
随着诗歌的推进,乐声的描述逐渐增强,银甲、冰丝等意象描绘了音乐的美妙,似乎让人沉醉于其中。然而,环境的转变伴随而来,诗人突转场景为“玉关”,象征着战争与动荡,暗示着生命中的变幻无常。吴侬的歌曲引出对旧时光的怀念,尤其是对“临川”的感慨,显示出对古典艺术的向往和对当下艺术的失落感。
最后的几句,诗人以“羁客青衫老”收尾,表达了自己作为漂泊者的孤独与无奈,白发渐生的现实让人感到人生的短暂与珍贵。整首诗气氛由静转动,情感由欢愉转向感伤,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宴会的欢愉与对往昔的回忆,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好月如圭”是指什么?
诗中“鹍鸡”象征什么?
“但羁客青衫老”表达了诗人的哪种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