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44: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4:06
大酺 春晚
作者: 曹慎仪 〔清代〕
翠筱波微,银钩挂,暝色渐迷烟树。
湘栏还倚遍,向绿阴芳砌,几回闲步。
楼角疏星,柳梢淡月,暗记篆香新炷。
被鹃魂唤起,剩蛛网飞红,燕泥零絮。
又独检芸奁,展冰丝纸,赋春归句。
栋花风信暮。望天外极断峰回浦。
漫赢得青衫泪湿,玉笛声寒,凄凉谱出霖铃雨。
怅小屏曲谢,浑不似旧曾经处。
更休问愁何许。莺花短梦,都付阳关倦旅。
销尽黯然离绪。
在微波荡漾的翠竹旁,银色的钩子悬挂着,夜色渐渐笼罩着烟雾缭绕的树木。
我倚着湘栏,走过绿荫芳香的台阶,几次在这里闲逛。
楼角稀疏的星星,柳梢淡淡的月光,我暗自想起新点燃的香炉。
被杜鹃的灵魂唤醒,剩下的蜘蛛网飞舞着红色的花瓣,燕子在泥土上留下一些细碎的绒絮。
我又独自打开化妆箱,展开冰丝纸,写下春天归来的诗句。
花瓣随风飘落,暮色已深。望向天际,远处的峰回水曲。
我不由得流下青衫湿泪,玉笛声声寒冷,凄凉的曲调仿佛谱写出细雨的声音。
我怅然地看着小屏风的曲谢,竟然不似以前的场景。
更不用问我的愁苦在哪里。莺花短暂的梦,都已付诸于阳关的疲惫旅途中。
心中的离愁别绪已然消散。
作者介绍:
曹慎仪,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清丽脱俗著称,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情的细腻。其诗歌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大酺 春晚》创作于清代春季,正值万物复苏之时,诗人借春晚的景象,抒发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感慨,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无常。
《大酺 春晚》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以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篇以“翠筱波微,银钩挂”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又优雅的春晚图景,给人以轻松和愉悦的感受。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借助杜鹃的鸣唱、燕子的飞舞等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往事的追忆。
诗中的“青衫泪湿”则是诗人情感的直接表达,透过外在环境的描写,折射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惆怅。结尾处“莺花短梦,都付阳关倦旅”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的离愁,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考究,以自然景象来映射人心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曹慎仪成功地将春天的气息与人生的哲理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诗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过往的怀念,蕴含着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对孤独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 诗中“翠筱波微”描绘的是哪种植物?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银钩”指代的是__。 答案: 星星
判断题: 诗中“青衫泪湿”表达的是诗人的欢愉情绪。
答案: 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大酺 春晚》的详细解析,希望对你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