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洞仙歌(菊)

《洞仙歌(菊)》

时间: 2025-04-25 17:28:51

诗句

今春闰好。

怪重阳菊早。

满槛煌煌看霜晓。

唤金钱翠雨,不称标容,潇洒意、陶潜诗中能道。

不应夸绝艳,曾妒春华,因甚东君意不到。

又似锁,三千汉女,偏教明妃、怨西风边草。

也何必、牛山苦沾衣,算只好龙山,醉狂吹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28:51

原文展示:

今春闰好。怪重阳菊早。满槛煌煌看霜晓。唤金钱翠雨,不称标容,潇洒意陶潜诗中能道。不应夸绝艳,曾妒春华,因甚东君意不到。又似锁,三千汉女,偏教明妃怨西风边草。也何必牛山苦沾衣,算只好龙山,醉狂吹帽。

白话文翻译:

今春的闰月真好,奇怪的是重阳菊却早早开放。满院的菊花在霜晨中熠熠生辉。呼唤着金钱和翠雨,无法与其美貌相称,潇洒的意境正如陶渊明在诗中所表达的那样。菊花不应被夸赞得过于艳丽,曾经嫉妒春天的繁华,为什么东风的君王不顾惜它呢?又如那三千汉女,偏偏让明妃在西风边草中哀怨。又何必在牛山上苦苦沾湿衣衫,倒不如在龙山醉酒高歌,洒脱地吹着帽子。

注释:

  • 闰好:指农历中有闰月,春天的气候特别好。
  • 重阳菊:指重阳节时盛开的菊花,象征着高洁和长寿。
  • 金钱翠雨:形容美丽的景象与清新的气息。
  • 东君:指春天的主宰,象征春天的神。
  • 明妃:指王昭君,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因出塞而思乡。
  • 牛山、龙山:山名,牛山常被认为是苦闷、劳作之地,龙山则象征着洒脱、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晁补之,字允和,号潜溪,宋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以词、诗闻名,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兼具哲理性与艺术性。

创作背景:

《洞仙歌(菊)》创作于春天,正值重阳菊开放之时,诗人借助菊花的早开,抒发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洞仙歌(菊)》不仅是一首描写菊花的诗,更是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对比春华与秋菊的不同,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菊花在诗中象征着高洁与孤傲,诗人不愿过多渲染其艳丽,反而强调了其内在的宁静与淡泊。特别是提及东君的冷落,使得诗中透出一丝无奈与遗憾。同时,诗中的明妃典故更是增添了情感的层次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遭遇冷落的同情。整体而言,诗人通过菊花的意象,深刻地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人的情感世界,展现出一种超然脱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春闰好:春天的闰月美好,使得自然生机盎然。
  2. 怪重阳菊早:重阳菊的早开令人惊奇,暗含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3. 满槛煌煌看霜晓:描绘了清晨霜气中菊花的美丽景象,生动而富有画面感。
  4. 唤金钱翠雨:用金钱和翠雨来比喻美好景象,增加了诗意。
  5. 不称标容,潇洒意陶潜诗中能道:菊花的美无法与世俗的标准相比,体现出陶渊明的洒脱。
  6. 不应夸绝艳,曾妒春华:强调菊花的美不在于表面,而在于其内涵。
  7. 因甚东君意不到:感叹春天的神为何不眷顾菊花,表现了自然与人的对立。
  8. 又似锁,三千汉女:用汉女和明妃的典故,反映出美丽的遭遇与遗憾。
  9. 也何必牛山苦沾衣:表达一种对苦闷生活的厌倦。
  10. 算只好龙山,醉狂吹帽:最终选择在龙山上自由自在地生活,表现了洒脱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菊花与金钱、翠雨相提并论,增强美感。
  • 对比:将菊花与春华作对比,突显菊花的独特与高洁。
  • 典故:引用明妃的故事,增加情感的深度和层次。
  • 拟人:赋予东君以情感,使自然与人产生互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菊花的描写,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惋惜。诗人以菊花作为象征,寄托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菊花:象征高洁、孤傲与坚韧,代表着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思考。
  • 春华:象征短暂而美丽的事物,反映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东君:象征春天的神明,代表自然的力量与情感。
  • 明妃:象征被忽视的美丽,传达出对美好生命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洞仙歌(菊)》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晁补之
    • D.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哪个季节的象征?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3. 诗人通过菊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春天的赞美
    • B. 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惋惜
    • C. 对生活的厌倦
    • D. 对自然的敬畏

答案:

  1. C. 晁补之
  2. A. 春天
  3. B. 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惋惜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描绘隐逸生活与自然的美好。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自然景象表达情感。

诗词对比:

  • 比较晁补之的《洞仙歌(菊)》与陶渊明的《饮酒》,两者都强调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晁补之更突出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惋惜,而陶渊明则更注重内心的宁静与自得。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赏析》
  • 《陶渊明研究》

相关查询

送沈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以诗赠行 寄内兄和州崔员外十二韵 登澧州驿楼寄京兆韦尹(尹曾典此郡) 还俗老僧 醉倒 清明 江南送左师 题永崇西平王宅太尉愬院六韵 醉后呈崔大夫 不饮赠官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字旁的字 包含财的词语有哪些 面字旁的字 连接不断 弃妾 鲁菜 彑字旁的字 包含莱的词语有哪些 自知之明 八面受敌 上交 堕高堙庳 夜雨对床 皮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藏锋敛锐 北门南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