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5: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5:44
《洞仙歌 咏汤婆子》
作者: 张慎仪 〔清代〕
布衾如铁,倩床婆营干。
清梦自回人自暖。
笑枕函香溢夜夜行云,
也算在那个温柔乡畔。
热中寒不到,转转旋旋,
却比熏笼倚尤便。
酝藉自风流,何异鹣鹣,
凭两两相偎成伴。
恐到了千金好春宵,
就弃等闲花,爱情中断。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寒冷的夜晚躺在温暖的床上,尽享梦境带来的温暖与惬意。虽然床被如同铁一般结实,但床上的妩媚女人(床婆)却在细心照料,使得梦境回旋而至,令人感到温暖舒适。诗人想象着香气四溢的枕头,仿佛在夜云中漂浮,与爱人一同享受这温柔的时光。即使外面寒冷,内心的热情却如同熏笼一般温暖,更比单靠倚靠来得舒适。两人相偎相依,温情满满。然而,诗人也隐约感到,若是春宵美好到极致,爱情可能会因过于平淡而被抛弃。
张慎仪,清代诗人,生年不详,著作多以情感细腻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写生活中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致,展现出清新脱俗的风格。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时,诗人可能借此表达对温暖爱情的向往与珍惜,反映出当时人们对生活的渴望与对爱情的理解。
《洞仙歌 咏汤婆子》以清新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温暖爱情的向往。诗中通过“布衾如铁”的描绘,暗示了外界的寒冷与内心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床边的“倩床婆”不仅是温暖的象征,更是人际关系中的亲密与温情。诗人以“笑枕函香”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仿佛在夜云间漫游,享受着与爱人同眠的幸福时光。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则通过“恐到了千金好春宵”表达了一种对爱情的深刻思考,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免得在未来的某一天因平淡而失去。整体来看,诗中既有对爱情的赞美,也有对爱情脆弱性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布衾如铁,倩床婆营干。
描述床被厚重,暗示寒冷,床边的女人细心照料,营造出温暖。
清梦自回人自暖。
梦境回旋而至,自然让人感到温暖,暗示梦与现实的交融。
笑枕函香溢夜夜行云,
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香气,表达了亲密的感受。
也算在那个温柔乡畔。
归于一个理想的温柔乡,象征着诗人对爱情的美好期待。
热中寒不到,转转旋旋,
对比外界的寒冷与内心的温暖,暗示情感的坚定。
却比熏笼倚尤便。
通过对比,强调亲密关系的安逸与舒适。
酝藉自风流,何异鹣鹣,
比喻爱情的细腻与风流,鹣鹣象征着恩爱的情侣。
凭两两相偎成伴。
强调两人相依为伴,共享温暖与幸福。
恐到了千金好春宵,
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同时暗含对未来的担忧。
就弃等闲花,爱情中断。
警示人们在美好中可能会变得平淡,导致爱情的断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温暖爱情的渴望与珍惜,同时也反思了爱情的脆弱。诗人用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唤起读者对爱情的深刻思考。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展现出爱情的温暖、亲密和脆弱,充满了人性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倩床婆”是指什么?
A. 懒惰的伴侣
B. 美丽的床边女人
C. 忙碌的妻子
D. 冷漠的朋友
诗中“布衾如铁”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寒冷的环境
B. 舒适的温暖
C. 生活的坚硬
D. 依赖的关系
“鹣鹣”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竞争对手
B. 恩爱夫妻
C. 朋友
D. 亲戚
比较张慎仪与温庭筠在描写爱情方面的作品,两者均展现细腻的情感,但张氏更注重温暖与细节的描写,而温氏则更倾向于忧伤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