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洞仙歌

《洞仙歌》

时间: 2025-04-25 17:28:49

诗句

丹青明灭,霜着谁家树。

满眼风光向谁许。

送寒鸦万点,流水孤村,归来晚,月影三人夜舞。

金英秋已老,蜡缀寒葩,空里时闻暗香度。

任一枝瓶小,数点钗寒,佳人笑,饮尽床头玉露。

看纱窗、红日上三竿,把蝶影捎空,在花深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28:49

原文展示:

洞仙歌
作者: 葛郯 〔宋代〕

丹青明灭,霜着谁家树。
满眼风光向谁许。
送寒鸦万点,流水孤村,
归来晚,月影三人夜舞。
金英秋已老,蜡缀寒葩,
空里时闻暗香度。
任一枝瓶小,数点钗寒,
佳人笑,饮尽床头玉露。
看纱窗红日上三竿,
把蝶影捎空,在花深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意境如画,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与人情。画中的色彩明亮而又变幻,霜降时,哪一家的树木被霜染成了白色呢?这满眼的美景又是谁所欣赏的呢?寒鸦成群飞去,孤独的村子旁,流水潺潺。夜幕降临,月光下三个人在舞动身影。秋天的花已渐渐凋谢,寒冷的花瓣上挂着蜡烛似的寒露,时不时传来隐约的香气。即便只有一小瓶花,几朵寒梅,也能让佳人开怀大笑,饮尽床头的露水。透过纱窗,红日已经升高,捕捉那蝴蝶的影子,飞向深处的花丛中。

注释:

  • 丹青:指绘画,特别是用红色和青色的颜料。
  • :秋冬季节的气候现象,常常伴随寒意。
  • 寒鸦:指寒冷时飞翔的乌鸦。
  • 夜舞:夜晚的舞蹈,此处表现了夜色的宁静与优雅。
  • 金英:指秋天的花,象征着成熟和衰老。
  • 蜡缀寒葩:意指蜡烛般的寒冷的花瓣,描绘秋季花朵的凋零。
  • 暗香度:指隐隐约约的香气飘散。
  • 钗寒:形容寒冷的钗子,可能是指梅花。
  • 玉露:指清晨的露水,清新而美好。
  • 纱窗:轻薄的窗帘,透出柔和的光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郯,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婉约,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貌。

创作背景
《洞仙歌》创作于一个秋冬交替的时节,诗人观察到自然的变化,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因此以此诗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人情世态的思考。

诗歌鉴赏:

《洞仙歌》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冬时节的景致与情感。开头“丹青明灭”便引入了绘画的意象,暗示着自然景色的变化,接着“霜着谁家树”则让人感受到一丝寒意,仿佛霜降时节的宁静与孤寂。全诗通过“送寒鸦万点”描绘了寒鸦飞走的情景,表现了孤独的意境。

接下来的“金英秋已老”,则将时光的流逝和秋天的终结紧密相连,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短暂的感慨。而“佳人笑,饮尽床头玉露”则将情感带入更为温暖的层面,诗人与佳人共同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既有自然界的描绘,也有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的感慨。这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情感,使得整首词具有了深厚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丹青明灭,霜着谁家树”:描绘秋冬交替时光景的流转与变化。
  • “满眼风光向谁许”:反映了对美景的感慨,暗示美好事物的易逝。
  • “送寒鸦万点,流水孤村”:寒鸦飞去,伴随流水,与孤村形成宁静的对比。
  • “归来晚,月影三人夜舞”:夜晚的月影下,仿佛三人舞动,增添了诗意的梦幻感。
  • “金英秋已老,蜡缀寒葩”:秋天的花朵凋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空里时闻暗香度”:隐约的香气,增添了诗的意境。
  • “任一枝瓶小,数点钗寒”:即便是小小的瓶子,也能让人感受到美的存在。
  • “佳人笑,饮尽床头玉露”:佳人的笑声与清晨的露水形成美好画面。
  • “看纱窗红日上三竿”:红日升起,象征新的一天的开始。
  • “把蝶影捎空,在花深处”:蝴蝶飞舞,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金英秋已老”将秋天的花比作金色。
  • 拟人:如“寒鸦万点”赋予寒鸦以生命,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整齐,形成对称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人情的温暖与思考,展现了深厚的生活哲学与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青:象征艺术与生命的多样性。
  • :象征寒冷与孤独,时间的无情。
  • 寒鸦:象征孤独与离去。
  • 金英:象征成熟与衰老。
  • 佳人:象征温暖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洞仙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葛郯
    • D) 苏轼
  2. 诗中“丹青明灭”主要描述了什么?

    • A) 夜晚的舞蹈
    • B) 秋冬的景色变化
    • C) 佳人的笑声
    • D) 寒鸦的飞行
  3. 诗中提到的“金英”象征着什么?

    • A) 春天的花
    • B) 秋天的花
    • C) 冬天的雪
    • D) 夏天的阳光

答案

  1. C) 葛郯
  2. B) 秋冬的景色变化
  3. B) 秋天的花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苏轼
  • 《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与《洞仙歌》都表达了对时光与自然的感慨,但《水调歌头》更侧重于哲理思考,而《洞仙歌》则多了几分柔美与细腻。
  • 《天净沙·秋思》与《洞仙歌》同样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但前者更为悲凉,而后者则充满了人情的温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相关查询

题落叶 望商山路 登秦岭 题鲜于秋林园 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 送卢彻之太原谒马尚书 发渝州却寄韦判官 远寺钟 寄卫明府常见短靴褐裘,又务持诵是以有末句之赠 送郑锡(曙曾事此公季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目想 身首分离 新臣 毛头毛脑 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莸的成语 黽字旁的字 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倾夺 尸字头的字 浅深 而字旁的字 一箭上垛 户字头的字 门字框的字 芜音累句 沦波 各擅胜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