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中兴歌十首 其六

《中兴歌十首 其六》

时间: 2025-05-03 21:37:03

诗句

北出湖边戏,前还苑中游。

飞縠绕长松,驰管逐波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37:03

原文展示:

北出湖边戏,前还苑中游。
飞縠绕长松,驰管逐波流。

白话文翻译:

北边的湖畔嬉戏,前面又在园中游玩。
轻盈的丝带绕着高大的松树,急促的乐声随波浪流动。

注释:

  • 北出:指向北边的方向。
  • 湖边:湖的旁边,指的是水边的区域。
  • :园林,通常指精心修建的花园。
  • 飞縠:飞舞的丝带,形容轻柔飘动的样子。
  • 长松:高大的松树,象征着坚韧与长青。
  • 驰管:快速吹奏的乐器,通常指管乐。
  • 逐波流:随着波浪的流动,形容音乐的灵动与自然的和谐。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显著的历史典故,但“湖边”“苑中”的意象常常出现于古代文人雅士的游乐场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鲍照(约414-466年),字明远,号浚之,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博学多才,擅长诗歌和辞赋。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北朝时期,那个时期政治动荡,社会动乱,但士人仍在追求诗意生活,常通过游玩自然来寻求心灵的慰藉。

诗歌鉴赏:

这首《中兴歌·其六》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游玩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欣赏。开头两句“北出湖边戏,前还苑中游”呈现出一种悠闲的场景,诗人仿佛置身于湖边的欢愉中,显现出一种生活的宁静与快乐。接下来的两句“飞縠绕长松,驰管逐波流”,则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音乐的流动感与自然的和谐美。丝带的轻盈与松树的挺拔形成鲜明的对比,进一步增强了空间感和动感。整首诗透出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渴望在喧嚣的社会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快乐。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北出湖边戏:表示诗人向北方湖边去游玩,展现出一种轻松自在的心情。
    • 前还苑中游:不仅在湖边,还能在园中徜徉,意味着游玩的场所丰富多彩。
    • 飞縠绕长松:描绘了轻盈的丝带在松树间飘动,表现了自然的动感与美感。
    • 驰管逐波流:音乐随着波浪流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丝带比作飞舞的精灵,形象地表达了轻盈的感觉。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自然与游乐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追求自由和宁静的心态。

意象分析:

  • 湖边:象征着宁静与自由,暗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苑中:代表着人文环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 飞縠:象征轻盈与灵动,表现了生活中的欢愉。
  • 长松:象征着坚毅与永恒,传达出对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北出湖边戏”指的是哪个方向的游玩?

    • A. 东边
    • B. 南边
    • C. 北边
    • D. 西边
  2. “飞縠”在诗中主要表现了什么样的感觉?

    • A. 沉重
    • B. 严肃
    • C. 轻盈
    • D. 冷漠
  3.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 A. 战争
    • B. 自然与游乐
    • C. 生活的压抑
    • D. 历史的回忆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鲍照的《中兴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鲍照的作品更显欢愉与轻松,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孤独与沉思。两者的风格虽有不同,但都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诗经与楚辞解读》
  • 《南北朝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莫莫堂新竹 寄汪信民二首 其二 寄汪信民二首 其一 秋暑 隐居 江神子/江城子 如梦令·人似已圆孤月 江神子 定风波(七夕莫莫堂席上呈陈虚中) 蝶恋花(留董之南过七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责报 蜗开头的成语 凵字底的字 聿字旁的字 安分守理 绨袍恋恋 豕字旁的字 克己 包含丁的成语 硝烟弹雨 风清月朗 深自砥砺 千钱买邻 杷车 弋字旁的字 砥行磨名 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