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1:31
镇海楼同诸子作
作者: 黎邦瑊 〔明代〕
频年京国思君梦,此日危楼得共登。
暑气半消青嶂里,襟期偏洽白云层。
海潮飞雨侵瑶席,涧道流霞断古藤。
拚醉不愁明月去,松门深夜有禅灯。
好几年在京城一直思念你,今天在这高楼上得以与朋友们共同登高。
炎热的天气在青山中已经消退,心中的期盼恰好与白云相融。
海潮夹杂着飞雨侵袭着瑶席,山涧的霞光流淌,古藤被切断。
我拼命醉酒也不愁明月离去,松门深夜中有禅灯闪烁。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提到“松门深夜有禅灯”可以联想到佛教中的禅宗文化,暗示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黎邦瑊(约1510-约1571),明代诗人,生于南京,后居于扬州。其诗风清新自然,常关注社会现实,表达个人感受,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该诗创作于明代社会动荡、士人思想活跃的时期,诗人通过登高望远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生活的感慨。
《镇海楼同诸子作》通过描写与友人共同登高的场景,传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开篇以“频年京国思君梦”引入,表现了诗人在长时间的思念后,终于在此时此地与友人相聚的激动心情。接着,诗人描绘了高楼上的美丽景色,青山绿水在暑气逐渐消退之后显得更加清新,恰如其分地映衬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期待。
在“海潮飞雨侵瑶席”的描写中,诗人通过自然的变化,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不可预知。最后两句“拚醉不愁明月去,松门深夜有禅灯”,表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宁愿醉酒也不在乎明月的离去,显示出一种洒脱与超然的心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们对友情、人生和心灵宁静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传达出一种超然洒脱的人生态度。
“频年京国思君梦”中的“京国”指的是:
A. 京城
B. 乡村
C. 海边
D. 山脉
诗中提到的“拚醉不愁明月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明月的依恋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生活的洒脱
D. 对酒的热爱
“松门深夜有禅灯”中的“禅灯”象征:
A. 繁华
B. 内心宁静
C. 友情
D.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