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58: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58:12
金缕曲
作者: 洪炳文 〔清代〕
玉介名园处。是前朝玉恭结构,亭台竹树。几度沧桑都过眼,只有林峦如故。今瓯隐幨帷暂驻。对景题诗情怅惘,怕韶光百五仍虚度。太玉洞,迷烟雾。风风雨雨连朝暮。问何人金铃千万,将花呵护。淮海莺花词调好,只听琵琶低诉。招几辈诗人联句。一曲阳关弹未了,奈英侬白地抛春去。春去也,留难住。
在玉介名园中,那里是前朝的玉恭所建,亭台和竹树依然如故。经历了多少沧桑,眼前的风景依旧如昔。如今我在这里暂时停留,对着眼前的景色写下诗篇,心中满是惆怅,害怕时间在无所作为中悄然流逝。太玉洞深处迷雾缭绕,风雨交加,白天黑夜都在不断变化。我不禁问道,何人能将那千千万万的金铃呵护,将花朵看作珍宝。淮海的莺花声调动人心,只听见琵琶轻声诉说。希望能招来几位诗人共同作诗,一曲阳关还未结束,奈何英侬却已将春天抛弃。春天已去,留不住。
作者介绍
洪炳文,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载,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他的诗风清新,兼具古典与人文情怀,常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传承的交汇期。诗人通过描绘名园中的景致,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社会的沧桑与个体的感受。
《金缕曲》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诗,诗人在描绘玉介名园的美丽景色时,实际上是在反映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历史悠久的园林,亭台与竹树在岁月的洗礼中依然屹立,似乎在向人们诉说着历史的沧桑。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体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韶光易逝的惋惜。
在诗中,太玉洞的迷雾象征着诗人的迷茫与困惑,而风风雨雨则暗示了生活的无常与变幻。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愈发明显,尤其是对享受春天的渴望与对离别的感伤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最后,诗人通过对阳关曲的提及,再次强调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令人感到深深的惋惜与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韶光”指的是什么?
A. 美好的时光
B. 春天的花朵
C. 夕阳西下
答案:A
“太玉洞”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快乐
B. 迷茫与困惑
C. 宁静
答案:B
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态度是:
A. 乐观
B. 惋惜
C. 无所谓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