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1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14:38
重九後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
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
领取青天并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
天既爱酒自古传,月不解饮真浪言。
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
老夫大笑问客道,月是一团还两团。
酒入诗肠风火发,月入诗肠冰雪泼。
一杯未尽诗已成,诵诗向天天亦惊。
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重阳节后与友人徐克章一起登山赏月,饮酒作乐的场景。诗人感到口渴,月亮似乎也在催促他喝酒。他的酒杯中倒入酒,首先映入的是月光。诗人希望能把青天和月亮一同饮下,和它们一起共饮。他提到,自古以来天就爱酒,而月亮并不理解饮酒的真谛,都是空话。他举杯想将月亮一口吞下,抬头却发现月亮仍在天上。老夫大笑着问朋友,月亮是一团还是两团。酒液进入诗肠,激发出热情,月光涌入则让人感到清凉。酒尚未喝完,诗意已然成形,向天吟诵时连天也为之惊讶。谁能知道古人终究化为骸骨,饮酒时更要吞下这一团月亮。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其诗风清新洒脱,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他的作品常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后,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长寿与团圆。诗人在月下与友人共饮,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与欢愉,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友谊的珍视。
杨万里的《重九後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作品,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度佳节、赏月饮酒的欢愉场景。诗的开头通过“老夫渴急月更急”两句,巧妙地将人情与自然景象结合,月亮似乎也在催促饮酒,营造出一种亲切的氛围。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酒落杯中月先入”,展现了酒与月的交融,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引发了诗人对饮酒与月亮的思考。诗人用“天既爱酒自古传,月不解饮真浪言”,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反思,既承认天与酒的古老渊源,又调侃月亮的无知,表现了诗人的幽默与智慧。
而“举杯将月一口吞,举头见月犹在天”,则是诗人豪情的展现,饮酒的同时,心中对自然的敬畏与享受并存。最后几句“焉知万古一骸骨,酌酒更吞一团月”,则引发对生命与时间的哲学思考,酒与月的结合,象征着人生的短暂与美好,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是一首既有诗意又富有哲理的佳作。
整首诗围绕饮酒、赏月、友谊与生命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对酒与月的描绘,传达出人生短暂、珍惜当下的哲学思考。
杨万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诗中提到的“月”在诗人心中象征什么?
A. 孤独
B. 友谊
C. 财富
D. 时间
“酒入诗肠风火发”中的“风火”指的是什么?
A. 诗人的情感激荡
B. 自然现象
C. 酒的特性
D. 友情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