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与次公夜酌

《与次公夜酌》

时间: 2025-07-28 17:30:22

诗句

汤盂深浅任横斜,酒力微醺略减些。

翦烛小童殊解事,不留烛烬却留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30:22

原文展示

与次公夜酌
作者:杨万里

汤盂深浅任横斜,
酒力微醺略减些。
翦烛小童殊解事,
不留烛烬却留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饮酒的场景,酒杯的深浅可以随意放置,酒劲虽然稍微减弱了一些。小童懂得照顾,把烛光剪得恰到好处,不留下烛油,却留住了花朵的美好。

注释

  • 汤盂:指盛酒的器具,形状像汤碗,可以深也可以浅。
  • 酒力:指饮酒后产生的醉意。
  • 微醺:略微有些醉意。
  • 翦烛:剪掉烛芯,保持烛光的大小。
  • 小童:指年轻的侍者或小孩。
  • 殊解事:特别懂得照顾和处理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画家,因其诗作中多描写自然景物而闻名。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在夜晚聚会时的情趣与品味,体现了作者对饮酒的随性与洒脱,同时也表现了对身边事物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这首《与次公夜酌》展现了一个轻松愉悦的饮酒场景,诗中通过简单的日常生活细节,表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开头两句通过“汤盂深浅任横斜”,展现了饮酒时的随意与自在,似乎没有任何拘束,酒的微醺状态也暗示着一种轻松的氛围。

接下来的“翦烛小童殊解事”,则表现出小童的机灵与贴心,巧妙地剪烛光,使得烛火柔和,不留烛烬,反而留下了花的美丽。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小童的聪明,也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

整首诗情味悠长,既有对饮酒的享受,也有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纯真美好的向往。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将一种生活的惬意感传达给读者,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愁绪和温暖的幸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汤盂深浅任横斜:描述酒杯的深浅可以随意摆放,突显随意与洒脱。
  2. 酒力微醺略减些:虽然饮酒后有些微醉,但醉意不强,表现轻松的氛围。
  3. 翦烛小童殊解事:小童懂得照顾,体现了对周围事物的细致关心。
  4. 不留烛烬却留花:烛光虽小,但他保留了花的美,表现出一种对美的把握与留恋。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在结构上相互呼应,形成对称。
  • 拟人:小童被赋予了人的智慧与情感,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生活中细腻美好的追求,同时展现了一种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强调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汤盂:象征着饮酒的快乐与随意。
  • 烛光:象征着温暖与陪伴,映照出生活的美好。
  • :象征着美丽与生机,留住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汤盂深浅任横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束缚与拘谨
    B. 随意与洒脱
    C. 复杂与纠结

  2. “翦烛小童殊解事”中的“小童”指的是: A. 老人
    B. 小孩或侍者
    C. 文人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忧伤与离别
    B. 生活的惬意与美好
    C. 战争与冲突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与次公夜酌》与李白的《将进酒》都有饮酒的主题,但杨万里的作品更注重生活的细腻与温馨,而李白则更加强调豪放与饮酒的洒脱,体现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的诗歌风格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早起 与山庄子仁侄东园看梅四首 驾幸聚景晚归有旨,次日歇泊 隔岸 送庆基叔德上犹二绝 暮热游荷池上五首 雪中送客过清水闸二首 其二 下元日诣会庆节所道场,呈余处恭尚书 明发白沙滩闻布榖有感 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黹字旁的字 不识局面 大得人心 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航路 包含舱的词语有哪些 温柔敦厚 半斤八两 出母 秀才造反,一世无成 空言无补 絮果兰因 韭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三点水的字 宝盖头的字 麾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