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02: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02:49
原文展示: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试砚时。玉未琢前犹索辩,金经煅后更何疑。当时掉臂人皆笑,今日摇头谁不知。天外凤凰飞处别,尧夫非是爱吟诗。
白话文翻译:
尧夫并不是真的喜欢吟诗,诗是他尝试磨墨时的产物。玉石在未雕琢之前还需要辩论其价值,金子经过锻造后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当时他挥手离去时人们都嘲笑他,但今天摇头的人又有谁不知道他的名字呢?在天外的凤凰飞翔之处,尧夫并不是真的喜欢吟诗。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的诗歌多表现哲理,富有理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邵雍对自己诗歌创作的态度,他认为诗歌并非他的主要追求,而是在特定时刻的自然流露。诗中通过玉石和金子的比喻,表达了他对自己作品价值的自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玉石和金子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坚持。诗中“玉未琢前犹索辩,金经煅后更何疑”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价值的肯定,也暗示了他在创作过程中的深思熟虑。后两句“当时掉臂人皆笑,今日摇头谁不知”则反映了诗人面对外界嘲笑时的坚持和最终的认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蕴深远,体现了邵雍诗歌的理趣和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和坚持,以及作品最终被认可的喜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玉未琢前犹索辩”中的“玉”比喻什么? A. 未完成的作品 B. 完成的作品 C. 诗人自己 D. 外界的评价 答案:A
诗中“金经煅后更何疑”中的“金”比喻什么? A. 未完成的作品 B. 完成的作品 C. 诗人自己 D. 外界的评价 答案:B
诗中“当时掉臂人皆笑”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嘲笑的接受 B. 诗人对嘲笑的反抗 C. 诗人对嘲笑的回忆 D. 诗人对嘲笑的忽视 答案:C
诗中“今日摇头谁不知”表达了什么? A. 诗人对认可的接受 B. 诗人对认可的反抗 C. 诗人对认可的回忆 D. 诗人对认可的忽视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