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3:5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3:57:29
黄绸被底衙声罢,
永日庭閒讼不哗。
案上琴书延好客,
江头风月杂渔家。
尚看叶令余波在,
正索骚人秀句夸。
闻道芙蕖红万杂,
遥知不减浣溪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官署景象。官衙的声音渐渐平息,整日庭院里闲适安静,诉讼之声不再喧哗。案桌上琴书相伴,招待了许多宾客。江边的风光和渔家的情景交织在一起。似乎依然可以看到叶子在水中飘荡,正等待着文人骚客们吟诵出美丽的诗句。听说芙蕖(荷花)红色的花朵纷繁而至,远远望去,也知道其美丽程度不逊色于浣溪花。
仲并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以清丽自然见长,善用形象化的笔触描绘人和自然的关系,展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情趣。
此诗写于官场生活的闲暇之中,反映出作者对宁静环境的向往,以及对文人雅集的赞美。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官署生活的描绘,呈现出一种安静而和谐的氛围。开篇的“黄绸被底衙声罢”,为整首诗设定了一个宁静的背景,仿佛一切纷扰都已结束,只有悠闲的气氛在弥漫。接着,诗人通过“永日庭閒讼不哗”,展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诉讼的喧哗被宁静所替代,使人感受到一种难得的安宁。
“案上琴书延好客”,则描绘了文人之间的交往,琴书相伴,意蕴深厚,反映出一种高雅的生活品味。这种文人雅士的聚会,既有音乐的美好,也有书籍的智慧,令人向往。
后半部分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赋予诗歌更深层的意境。“江头风月杂渔家”,将自然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美的赞美。而“尚看叶令余波在”,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生命的感悟,波动的叶子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变幻。
在最后两句中,诗人提到“闻道芙蕖红万杂”,通过对荷花的赞美,与前面的景象相呼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整首诗在描绘静谧安宁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失落,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现一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文人雅士之间的情谊,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态度。
此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案上琴书”象征什么?
诗中“江头风月杂渔家”描绘的是什么?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