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平江守祷晴即应时近元夕矣寄呈五绝句

《平江守祷晴即应时近元夕矣寄呈五绝句》

时间: 2025-05-04 00:05:43

诗句

安排灯火作鳌头,人乐公来再有秋。

转雨作晴谈笑事,他州谁得似吾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05:43

原文展示

平江守祷晴即应时近元夕矣寄呈五绝句
作者:仲并 〔宋代〕

安排灯火作鳌头,人乐公来再有秋。
转雨作晴谈笑事,他州谁得似吾州。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准备好灯火来迎接元宵佳节,大家欢声笑语,仿佛又回到了秋天。原本的雨天转晴,大家在一起谈笑,想问问其他地方,谁能像我们这里一样快乐呢?


注释

字词注释

  1. 灯火:指的是灯光,元宵节时灯笼点亮,象征节日的热闹。
  2. 鳌头:比喻重要的地位或首位,这里指灯火的安排像是龙头。
  3. 人乐公来:这里的“人”指人们,“公”是尊称,意指大家都很高兴。
  4. 转雨作晴:雨转为晴,象征着天气的变化,和人的心情一样愉快。
  5. 他州:指其他地方,表达对自己州的自豪。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元宵节是传统节日,象征团圆和喜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并,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情见长,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宵节前夕,表达了对节日的期待和对家乡美好生活的赞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欢乐。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欢庆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开头“安排灯火作鳌头”,不仅描绘了灯笼的美丽景象,也暗示了灯火在节日中的重要性。灯火象征着希望与团圆,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氛围。接着“人乐公来再有秋”,表达了人们的快乐和团聚的情景,仿佛在这个节日里,秋天的余韵再次回归,让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息。

“转雨作晴”则是情绪的转折,雨水带走了烦恼,阳光洒下,象征着心情的愉悦,这种变化让人倍感珍惜。最后一句“他州谁得似吾州”不仅是对自己家乡的赞美,也是对外界的自豪感。整首诗在欢愉的氛围中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传达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安排灯火作鳌头:安排灯笼灯火,象征着节日的来临,成为这个庆典的“领头羊”。
  2. 人乐公来再有秋:人们乐于迎接嘉宾,欢聚一堂,再次感受到秋天的喜悦。
  3. 转雨作晴谈笑事:天气由雨转晴,大家在阳光下欢声笑语,享受美好时光。
  4. 他州谁得似吾州:唯有我们这儿的节日气氛最为浓厚,其他地方无法比拟。

修辞手法

  • 比喻:灯火被比作“鳌头”,突出了其重要性。
  • 对仗:诗句中“灯火”与“谈笑”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将天气的变化赋予情感,表现出心情的起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元宵的庆祝活动,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团圆、欢乐和希望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灯火:象征团圆与希望。
  2. :常与富饶、丰收相关,寓意美好的生活。
  3. :象征忧愁和烦恼,但转晴又寄托了希望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灯火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忧愁
    B. 希望与团圆
    C. 失败

  2. “转雨作晴”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悲伤
    B. 愉悦与期待
    C. 疲惫

  3. 这首诗主要描写哪个节日的庆祝?
    A. 中秋节
    B. 元宵节
    C. 端午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杜甫的《春望》:表现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怀。

诗词对比

  • 比较仲并的《平江守祷晴》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但前者更具节日的欢乐氛围,后者则偏向于孤独与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诗歌概论》

相关查询

归朝欢 春晚 归朝欢 归朝欢 归朝欢 归朝欢 澄海楼 归朝欢 其二 喜沈穆如归里 归朝欢 其一 送汪雯远计偕 归朝欢 岁暮不得归,顿动羁思,因念远方征戍之士,及为寇虏所徵迫者 归朝欢 归朝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优游不迫 筋疲力倦 袍韞 车殆马烦 四点底的字 包含萍的成语 包含椓的词语有哪些 断鹤续凫 畜置 无事忙 绞丝旁的字 杜口木舌 京氏学 皮字旁的字 披林撷秀 昧结尾的成语 父字头的字 人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