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十叠

《十叠》

时间: 2025-04-30 16:48:08

诗句

尺棰拟为千世用,一梅欲足百人酸。

苦心乍可齑盐里,粉骨何须鼎鼐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8:08

原文展示:

尺棰拟为千世用,一梅欲足百人酸。
苦心乍可齑盐里,粉骨何须鼎鼐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用一把尺棰,似乎可以用千年;一枝梅花,似乎能够让百人共尝酸楚。辛劳的心思,难道能在粗盐中磨成齑粉?即使把骨头粉碎,又何必要在鼎和鼎之间呢?

注释:

  • 尺棰:即尺子或棰子,这里比喻一种工具或方法。
  • :梅花,象征寒冬中的坚韧和清香。
  • 齑盐:齑是将食品剁碎,盐是调味品,此处指代对心血的磨难与付出。
  • 鼎鼐:古代的炊具,象征着重大的事情或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季舒,号白云,南宋诗人,政治家。他的诗歌多以抒情见长,风格简练而质朴,常常反映出对社会时事的关注与深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诗人借用梅花的意象,表达了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对人世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十叠》通过简单的比喻与意象,展现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诗中的“尺棰”与“一梅”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尺棰象征着工具的实用性,暗喻了人们在面对困境时所需的智慧与耐心;而梅花则象征着美好的品质,虽身处寒冬,但依然盛开,展现出生命的坚韧与希望。

诗中的“苦心乍可齑盐里”,则对心血的付出进行了反思,质疑辛劳是否真的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深思。同时,“粉骨何须鼎鼐间”则进一步强调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表明即使再如何努力,终究难以改变命运的安排。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深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尺棰拟为千世用:用尺棰来度量,似乎可以派上千年的用场,暗示智慧和经验的积累。
  • 一梅欲足百人酸:一枝梅花能让百人都感受到酸楚,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稀缺与珍贵。
  • 苦心乍可齑盐里:辛苦的心思,难道可以在简单的盐中磨得细腻,反映对劳作成果的怀疑。
  • 粉骨何须鼎鼐间:即使将骨头粉碎,又何必在高贵的鼎和鼎之间,表达对生命价值的质疑和对物质的轻视。

修辞手法:

  • 对比:尺棰与梅花的对比,强调工具与精神、实用与理想之间的矛盾。
  • 比喻:将心血比作齑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辛劳与回报之间的关系。
  • 反问:通过反问句式,增强了诗句的哲理性和思考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表现了在艰难困苦中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传达了一种面对现实却又不失理想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尺棰:象征实践与智慧,代表人们在生活中的努力与付出。
  • :象征坚韧与希望,代表在困境中追求美好事物的精神。
  • 齑盐:象征辛劳的成果,反映出人们付出的心血。
  • 鼎鼐:象征地位与物质,反映出对物质追求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十叠》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刘克庄
    D. 白居易

  2. 诗中“尺棰”象征: A. 美好
    B. 理想
    C. 智慧与经验
    D. 努力

  3. “苦心乍可齑盐里”中的“齑盐”意味着: A. 生活的甜蜜
    B. 辛劳的付出
    C. 无尽的希望
    D. 生命的脆弱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克庄的《十叠》更注重内心的反思与哲理的探讨,而李白则倾向于豪放与洒脱。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色,分别展现了不同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余访子建东回而王谷从朝宗西去赋寄 京邸岁暮送其白弟暂返梁园即赴南昌郡幕 其二 京邸岁暮送其白弟暂返梁园即赴南昌郡幕 其一 圆通阁寺门即目 盱眙 郯城 冬日过农部伯父园亭感赋 其二 雨后同卢龙孙金廓明羊月生朱嗣殷过饮刘睿生家纪事 赠汪舟次兼怀吴野人 同梅杓司夜泊河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诐险 戈字旁的字 匸字旁的字 遵常守故 披肝露胆 弋字旁的字 不见天日 地上天官 靣字旁的字 闲邪存诚 文结尾的成语 张先 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龍字旁的字 国是 晦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此恨绵绵 请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