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0:18
舟中作
陆游
不迁比景戍交河,
三径归来得已多。
应俗愈疏身老大,
读书渐废意蹉跎。
闲从孙叟苏门啸,
醉和荆卿易水歌。
歌罢却挥孤棹去,
石阑干下买渔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舟中作诗时的感受。诗的开篇,作者提到因为身处风景如画的地方而心情愉悦,尽管生活忙碌,归来的路途却让他获得了许多的思考与感悟。随着年岁渐长,社会的繁杂生活使他愈发疏远了理想的追求,读书的时间也逐渐减少,心中感到颓废与无奈。接着,作者提到在轻松的环境中,与友人吟唱古人的诗歌,陶醉于其中。最后,他在歌罢之后,划着小船离去,准备在岸边购买渔夫的蓑衣,象征着他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其一生经历了北宋灭亡及南宋建立的历史变迁,作品以爱国情怀和对家国的关切为主要题材,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舟中作》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他人生的沉浮与思考,反映了他在自然中对人生的沉思与对理想的追求。
《舟中作》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诗,表达了陆游在自然环境中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诗的开头描绘了诗人对周围景色的欣赏,展现了他在诗意生活中得到的精神愉悦。紧接着,诗人通过自省反映出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尤其是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愈加感受到社会的压力与责任,使得他不得不疏远自己追求的理想生活。这种情感在诗中表现得细腻而又真实,读者能够感受到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而后,诗人提到与友人吟唱古诗,体现出他对古人情怀的向往,以及对友谊的珍视。最后一句则通过购买渔蓑的细节,象征着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渴望。这种情感的交融,使得整首诗既有对现实的清醒认知,又有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展示了陆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展现了陆游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由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孙叟”是指: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渔蓑”在诗中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