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4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5:42
三尺铁如意,一枝玉马鞭,
笑把出门去,万里行无前。
当道何崔嵬,云是玉门关。
方当置屯守,征人何时还?
马色如杂花,铠光若流水。
肃肃不敢哗,遥望但尘起。
日落戍火青,烟重塞垣紫。
回首五湖秋,西风开芡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骑士出征的情景。他身披铠甲,手持马鞭,满怀豪情地踏上征途,前方的路途漫长而艰辛。诗中提到的玉门关是战士们出征的重要关口,面临着屯守与征战的紧迫感。战马的颜色如同杂花般斑斓,铠甲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芒。士兵们在战场上肃静不敢喧哗,远远望去只见扬起的尘土。夕阳西下,哨所的火光映红了天空,浓烟弥漫在边关的墙垣上。最后,回首往昔,五湖的秋色让人倍感凄凉,西风中芡实的花瓣随风飘荡。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爱国志士。他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作品涵盖诗、文、词等多种体裁,尤其以诗最为人称道。陆游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常常体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塞上曲》创作于南宋时期,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外敌频繁入侵。陆游作为一位深具爱国情怀的诗人,常常以诗歌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士兵的同情。此诗呈现了边疆战士的艰辛与坚守,反映了他对国家安全的思考与忧虑。
《塞上曲》以其豪迈激昂的气势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边塞战士的壮志与悲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战争画面,表现了战士们的勇敢与坚韧。首句“三尺铁如意,一枝玉马鞭”便设定了诗歌的基调,铁器与玉器的对比,象征着战斗的严酷与士兵的尊贵。随后,诗人提到出征的艰辛,表达了对士兵命运的深切关怀。
在描写玉门关的壮丽与严峻时,诗中展现了边境的险峻地形,以及守军的孤独与渴望。诗人通过“肃肃不敢哗,遥望但尘起”来渲染战士们的沉重和紧张气氛,细腻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战士们的无奈与坚韧。最后,诗歌以“回首五湖秋”结束,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沉重思考,尽显诗人对国家的忧愁与对战士命运的关注。
《塞上曲》通过描绘边防士兵的生活与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与对士兵艰辛的同情。诗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玉门关”位于哪个地理位置?
A. 河南
B. 甘肃
C. 四川
D. 山西
填空题:诗中“马色如杂花”描绘的是__。
判断题:诗歌表达的是对战争的赞美。(对 /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