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4: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4:33
春昼醉眠
作者:刘兼 〔唐代〕
朱栏芳草绿纤纤,
欹枕高堂卷画帘。
处处落花春寂寂,
时时中酒病恹恹。
塞鸿信断虽堪讶,
梁燕词多且莫嫌。
自有卷书销永日,
霜华未用鬓边添。
春日的午后,醉意朦胧地沉沉入睡。朱色的栏杆旁,芳草青青,细密如丝;我倚着枕头,高堂之上,卷起画帘。四处飘落的花瓣,让春天显得格外寂静;我时常饮酒,身体略显疲惫。尽管北方鸿雁的消息断绝,让人感到惊讶,但南方燕子的歌声却多得不可嫌弃。总有书卷在手,消磨漫长的日子;霜华尚未侵染我的鬓发。
作者介绍:刘兼,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诗人在温暖的午后沉醉于酒中,感受到春日的美好与悠闲。诗中的描写流露出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淡淡感慨。
《春昼醉眠》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醉卧于春日暖阳下的恬静画面。开篇以“朱栏芳草绿纤纤”勾勒出一幅春日美景,鲜活生动,令人心旷神怡。接着,诗人铺陈出自己在高堂之上,倚枕卷帘的惬意状态,仿佛在邀请读者共同体验这种舒适与放松。
而“处处落花春寂寂,时时中酒病恹恹”则转向一种内心的孤寂与忧伤,尽管外界的美好依旧,内心却因思乡或其他原因而感到“病恹恹”。这两句形成了一种内外对比,增强了情感的深度,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塞鸿信断虽堪讶,梁燕词多且莫嫌”,表达了尽管北方鸿雁的信件断绝,但南方燕子的歌声依旧让人感到快乐,展示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则回归到个人的内心世界,书卷在手,时光悄然流逝,诗人似乎在用阅读来填补生活的空虚,表现出一种宁静的自得与安然。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的眷恋、对生活的享受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通过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描绘,诗人反映了内心的孤寂与生命的无常,同时也展现了乐观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朱栏芳草绿纤纤”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塞鸿信断”中提到的“塞鸿”指的是哪种鸟?
a) 燕子
b) 鸿雁
c) 喜鹊
d) 乌鸦
诗人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以上均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春望》相比较,刘兼的《春昼醉眠》更倾向于表达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杜甫的《春望》则通过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展现出一种更为沉重的社会背景。两者都运用了自然意象,但情感基调却大相径庭,一个偏向于恬淡的生活享受,一个则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