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夏至日祀阏伯于开元宫前三日省中斋宿 其二

《夏至日祀阏伯于开元宫前三日省中斋宿 其二》

时间: 2025-05-07 21:59:28

诗句

朱荣铅砌拱都堂,静閤明窗夹主廊。

外省诸司西侧畔,枢寮却在外东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1:59:28

原文展示:

朱荣铅砌拱都堂,静閤明窗夹主廊。
外省诸司西侧畔,枢寮却在外东厢。

白话文翻译:

在朱红色的铅砖砌成的拱形大堂里,静谧的门窗明亮地夹在主走廊两旁。外省的各个官署位于西侧,而枢密院则在东侧的外厢。

注释:

  • 朱荣:朱色的装饰,象征着华贵。
  • 铅砌:用铅制成的砖块砌成,表示建筑的坚固。
  • :弯曲的结构,表明建筑的形状。
  • 静閤:安静的门扇,代表宁静的环境。
  • 明窗:光亮的窗户,象征光明和通透。
  • :夹在……之间,表示位置的关系。
  • 外省:指的是外地的各个行政机构。
  • 诸司:各个官署。
  • 东厢:建筑的东侧部分。

典故解析:

“阏伯”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个神祇,主掌阴历的节气和时间。在夏至这一天,古人通常会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丰收和安康。开元宫作为重要的祭祀场所,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了翁(约1080—?)是宋代的诗人,代表着宋代文人的风采。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描绘自然景象和生活情趣,注重诗的音韵和节奏。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夏至前后,是作者在开元宫祭阏伯时的所作,反映出当时对节气的重视和对农业生产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开元宫的建筑特色,展现了清幽静谧的环境。诗中通过对“朱荣铅砌”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华美而又庄重的氛围。诗人以“静閤明窗”的形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反映出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外省诸司与枢寮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开元宫作为祭祀场所的重要性和地位。

在结构上,诗人采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整首诗韵律感强,读来朗朗上口。诗中所表现的祭祀文化,既是对传统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绘,诗人传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自然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朱荣铅砌拱都堂:以朱色铅砖构建的大堂,体现了建筑的华丽。
  • 静閤明窗夹主廊:安静的门窗与主要走廊相互映衬,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外省诸司西侧畔:外省的官署位于西侧,这一布局反映了政治的分布。
  • 枢寮却在外东厢:枢密院在东侧,显示出其重要性和特殊地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朱荣”和“铅砌”、“静閤”和“明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建筑形象反映人的情感状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代祭祀文化的敬仰与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索。

意象分析:

  • 朱荣:象征华美与尊贵。
  • 铅砌:象征坚韧与持久。
  • 静閤、明窗:象征宁静与明亮的生活状态。
  • 主廊:象征着人的活动中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祭祀对象是谁?

    • A. 阏伯
    • B. 孟子
    • C. 老子
  2. 诗中“静閤明窗”所表达的意境是?

    • A. 热闹非凡
    • B. 宁静安详
    • C. 黑暗无光
  3. “外省诸司”指的是什么?

    • A. 农田
    • B. 外地的官署
    • C. 市场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景色,反映出诗人对宁静的向往,但更注重自然的意象与哲理。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魏了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閒兴 得雨乍凉 李仲永墨梅 送潘叔昌主教清湘 报恩 思亲 和方叔中秋 寄里中诸友赏菊二首 子陵 借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唇齿相须 假意撇清 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非字旁的字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王字旁的字 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举止大方 杀身成义 以聋辨声 包含漓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迫愶 邀逐 画地刻木 玄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左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