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55: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55:29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岂但诗书对圣贤,
须知屋漏与神天。
设科虽较词章,
这不仅仅是诗书能与圣贤相对比,
还要知道屋漏与天神的关系。
虽然设科考试主要是比较词章,
《次韵靖州贡士鹿鸣宴二首 其二》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魏了翁通过对比诗书与圣贤以及生活琐事与神天的关系,深刻探讨了学习与生活的双重意义。诗的开头“岂但诗书对圣贤”便引导读者思考,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与古代的圣贤相提并论,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面对自身的困扰和命运的安排。
“须知屋漏与神天”一句,通过“屋漏”这一具体的生活细节,暗示了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常常会遭遇到生活的困扰与挫折。诗人用“神天”作为对比,体现了人们命运的不可预测与无常。这样的对比使得诗的主题更加深刻,强调了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必须关注现实生活的种种问题。
最后“设科虽较词章”,则将目光转向科举考试,指出了即使在这样的考试中,文辞的优劣也不能掩盖生活的真实困境,强调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这种对比与反思,使整首诗既有理想的追求,又不失对现实的关注,展现出魏了翁对社会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在追求知识与理想的过程中,不应忽视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困扰,提醒人们在学习与生活中保持平衡。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强调了追求学习与关注现实的关系?
A. 岂但诗书对圣贤
B. 须知屋漏与神天
C. 设科虽较词章
“屋漏”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理想
B. 生活困扰
C. 学问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魏了翁的这首诗更侧重于个人对社会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时代的忧虑和国家命运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