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

时间: 2025-05-11 01:50:48

诗句

亲宾相贺闻何如?

服色恩光尽反初。

头白喜抛黄草峡,眼明惊拆紫泥书。

便留朱绂还铃阁,却着青袍侍玉除。

无奈娇痴三岁女,绕腰啼哭觅金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1:50:48

原文展示: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
亲宾相贺闻何如?服色恩光尽反初。
头白喜抛黄草峡,眼明惊拆紫泥书。
便留朱绂还铃阁,却着青袍侍玉除。
无奈娇痴三岁女,绕腰啼哭觅金鱼。

白话文翻译:

我刚刚辞去尚书郎的职务,脱下了刺史的绯色衣服。
亲朋好友来祝贺,我该如何回应呢?
身上的服饰和荣光都已回归平常。
我白发苍苍,喜出望外地抛下了黄草峡,
眼睛明亮,惊喜地拆开紫泥封的书信。
于是我留住了朱色的绶带在铃阁,
却又穿上青色的袍子侍奉玉皇大帝。
无奈的是我那娇痴的三岁女儿,
绕在我的腰间啼哭着找金鱼。

注释:

  1. 尚书郎:古代官职,掌管文书的官员。
  2. 刺史:地方官员,负责一州的行政事务。
  3. 亲宾相贺:亲朋好友来祝贺。
  4. 黄草峡:可能指一种景象,象征着职务的繁忙与责任。
  5. 紫泥书:用紫泥封好的信,象征着重要的书信。
  6. 朱绂:红色的绶带,代表官职与荣华。
  7. 青袍:表示平民或普通人的身份。
  8. 娇痴:形容女儿天真无邪。
  9. 金鱼:可能象征着财富或玩具。

典故解析:

  • 黄草峡:可能是从古代诗词中借用的意象,象征着繁重的官职。
  • 紫泥封信:古代信件的封印,通常用来表示重要性,可能与官场的公文往来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关注民生的主题而闻名,代表作有《赋得古原草送别》《长恨歌》等。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白居易辞去刺史职务后,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感慨,以及辞官归隐后的淡然心态。诗中流露出对家庭生活的珍视与对女儿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官员的责任与压力。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辞官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开头两句交代了辞官的背景,既有对职务的释怀,也透出一丝不舍。紧接着,诗人用“头白”和“眼明”形成对比,展现出岁月的无情与内心的喜悦。朱绂与青袍的对比,象征着身份的转变,从高官显贵回归平民生活。最后几句转入家庭,描写了小女儿的无邪与依赖,突显了诗人的柔情与无奈。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表达辞官的洒脱与家庭的牵挂时,既有深度又有温度,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开篇交代辞官的身份变化,表现出辞去官职后的轻松。
  2. 亲宾相贺闻何如?:诗人感到对亲友的祝贺有些无措。
  3. 服色恩光尽反初:暗示荣华富贵的光环已经消散,回归平淡。
  4. 头白喜抛黄草峡: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白发苍苍,但却心情愉悦。
  5. 眼明惊拆紫泥书:表现出拆信时的惊喜,可能与新的机会有关。
  6. 便留朱绂还铃阁:象征着对过去身份的告别。
  7. 却着青袍侍玉除:转身投入宗教或隐居生活,体现一种归隐的心态。
  8. 无奈娇痴三岁女:表达了对女儿的深情及生活琐事的无奈。
  9. 绕腰啼哭觅金鱼:生动描绘了女儿的天真无邪,以及对父亲的依赖。

修辞手法:

  • 对比:朱绂与青袍的对比,表现身份的转变。
  • 拟人:女儿的哭声赋予了生活的情感,增添了亲情的温暖。
  • 意象:通过“黄草峡”和“紫泥书”等意象传递出官场生活的繁忙与压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的释怀以及对家庭的珍视,展现了人在身份转变中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的依恋。

意象分析:

重要意象及解释:

  1. 朱绂:象征官职与荣耀。
  2. 青袍:象征平民生活,反映辞官后的归属感。
  3. 黄草峡:象征繁忙与责任。
  4. 紫泥书:象征重要性与变化。
  5. 金鱼:象征童趣与简单的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居易的官职是什么?

    • A. 尚书郎
    • B. 刺史
    • C. 都督
    • D. 吏部尚书
  2. 诗中提到的“娇痴三岁女”指的是谁?

    • A. 诗人的妻子
    • B. 诗人的女儿
    • C. 诗人的侄女
    • D. 诗人的朋友
  3. 朱绂和青袍在诗中分别象征什么?

    • A. 荣华与平淡
    • B. 战争与和平
    • C. 富贵与贫穷
    • D. 权力与无权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杜甫:两位诗人都关注社会民生,但白居易更倾向于个人情感与家庭生活的表现,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对国家和人民苦难的忧虑。

参考资料:

  1. 《白居易诗文集》
  2. 《唐诗三百首》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初除尚书郎,脱刺史绯》这首诗。

相关查询

长亭怨慢五首 其四 长亭怨慢五首 其二 长亭怨慢五首 其一 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寻白云洞瀑布因坐泛石上 过长沙吊贾太傅 过湘阴吊三闾大夫 塞下曲 其三 塞下曲 其二 塞下曲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子字旁的字 掀天扑地 凤泊鸾飘 神仙尉 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举一动 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字头的字 钳铁 引绳切墨 方字旁的字 見字旁的字 货梯 布衣疏食 厌案 金字旁的字 停滞不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