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王子晋庙

《王子晋庙》

时间: 2025-07-31 12:01:39

诗句

子晋庙前山月明,人闻往往夜吹笙。

鸾吟凤唱听无拍,多似霓裳散序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2:01:39

原文展示:

王子晋庙
作者:白居易
子晋庙前山月明,人闻往往夜吹笙。
鸾吟凤唱听无拍,多似霓裳散序声。

白话文翻译:

在子晋庙前,明亮的山月照耀着,常常有人在夜晚吹奏笙乐。
鸾鸟吟唱,凤凰歌唱,却没有节拍,听起来像霓裳羽衣曲的散序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子晋庙:指祭祀春秋时期的晋国国君晋景公的庙宇。
  • 山月明:山上的月亮明亮照耀。
  • 往往:常常,时常。
  • 吹笙:演奏笙,一种古代乐器。
  • 鸾吟凤唱:比喻美妙的音乐,鸾和凤凰都是神话中的鸟,象征高贵和优雅。
  • 无拍:没有节拍,形容音乐的自由和飘逸。
  • 霓裳散序声:指《霓裳羽衣曲》,这是唐代著名的乐曲,意在形容音乐的美妙和飘逸。

典故解析:
“霓裳羽衣曲”是唐朝著名的乐曲,传说是唐太宗李世民所作,表现了高雅的艺术情趣和优美的舞姿。诗中提到的鸾和凤,都是古代象征吉祥和高贵的神鸟,寓意音乐的高雅和动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生于772年,卒于846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关注民生,善于表达个人情感,作品广泛流传。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对音乐和自然的热爱,诗中所描绘的宁静夜晚以及优美的乐声,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

诗歌鉴赏:

《王子晋庙》描绘了一个静谧而又优雅的夜晚场景,诗人在月光下的庙前,感受着音乐的魅力。开头两句描绘出清明的月光与夜晚的乐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接着,诗人借用“鸾吟凤唱”来形容音乐的优美,这不仅是对乐声的赞美,更是对一种高雅生活的向往。

全诗在意象上使用了丰富的比喻,通过“无拍”来表现乐声的随意与飘逸,深化了诗的情感基调。诗人似乎在通过音乐与月色的交融,表达对悠然自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这宁静的夜晚,音乐成为了情感的寄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音乐的生动演绎,白居易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诗中的每一个意象都充满了情感的力量,使整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也有听觉的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子晋庙前山月明:在子晋庙前,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山川,营造出静谧的夜晚气氛。
  • 人闻往往夜吹笙:常常有人在夜晚演奏笙乐,声声入耳,给人以宁静的享受。
  • 鸾吟凤唱听无拍:鸾鸟的吟唱和凤凰的歌声没有固定的节拍,形象地描绘了音乐的自由和优雅。
  • 多似霓裳散序声:这音乐的声音就像《霓裳羽衣曲》的旋律,轻盈而飘逸,充满了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鸾吟凤唱”比喻音乐的优美。
  • 对仗:体现了平仄相对的美感,如“山月明”和“夜吹笙”。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音乐的热爱,体现了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宁静氛围的珍惜,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月:象征宁静与美好。
  • :代表音乐和生活的美好。
  • 鸾凤:象征高贵与优雅。
  • 霓裳:象征艺术与美的极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子晋庙是指哪个历史人物的庙宇?
    A. 晋景公
    B. 唐太宗
    C.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霓裳散序声”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舞蹈
    C. 一首著名乐曲

  3. “鸾吟凤唱”在诗中用来形容什么?
    A. 寂静的夜晚
    B. 美妙的音乐
    C. 远方的山川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王子晋庙》相对比,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展现了夜晚的美丽与诗人的情感,但更多的是豪情与壮志,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白居易诗文选》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歌研究》

相关查询

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 浣溪沙·重九旧韵 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 思成堂 次韵答王定国 书林逋诗后 秧马歌(并引) 和陶饮酒二十首 其十 曹既见和复次其韵 夜泛西湖五绝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肉腐出虫 四字头的字 牙字旁的字 邀求 吉隆之喜 真钢 沺泉 放马后炮 高字旁的字 韭字旁的字 上雨旁风 丿字旁的字 横枝 不记前仇 全力赴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