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5:37
乍见作飞势,细听无唳声。
雪翎差仿佛,丹顶不分明。
初看它似乎在飞翔,仔细听却没有鸣叫声。
雪白的羽毛模糊可见,红色的顶冠却不分明。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鸟类的描写,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象的观察和情感寄托。丹顶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和高洁。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明,号白云,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以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作品涉及诗、词、文等多个领域,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关心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借自然景象表达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鸟类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开头两句“乍见作飞势,细听无唳声”通过对鸟儿的观察,传达出一种似飞而非的状态,似乎暗示着一种失落感。鸟儿飞翔的姿态美丽而又优雅,但它却没有发出叫声,这种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接下来的句子“雪翎差仿佛,丹顶不分明”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模糊的境界,使人感到一种难以捉摸的美。雪白的羽毛和不清晰的红色顶冠形成了视觉上的对比,象征着诗人对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和模糊感。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种安静却又深邃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由的渴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鸟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孤独的深刻感悟,反映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鸟类是:
A. 麻雀
B. 丹顶鹤
C. 白鸽
D. 鹰
“乍见作飞势,细听无唳声”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烦恼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