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05:3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5:37:25
衰残悔不早修真,
蓝缕何须更逐贫。
诸恶能通三世业,
瓣香要做再来身。
先民至死思存汉,
谄子偷生作美新。
俯仰两间无愧怍,
有辞可以白先人。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和修行的反思。诗人感到年华已逝,后悔未早修炼真理;即使衣衫褴褛,也不必为贫困而追逐物质。人们所作的恶行,将会影响三世的因果,想要香火供奉,必须以再生为目标。先辈们在世时始终怀念汉朝的辉煌,而那些谄媚的人则试图在新形势中求得生存。无论俯仰之间,都不觉得羞愧,言辞可以向先人交代自己的作为。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君则,号石庵,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造诣著称。他的诗风多元而富有哲理,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宋代,时代背景动荡,诗人借古抒怀,反思个人和后代命运的关系,试图以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念对抗当时社会的浮躁与功利。
《和竹溪三诗·效颦一首》以其独特的哲理思考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修行乃至社会风气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便以“衰残悔不早修真”引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慨叹与对早期修行的后悔,暗示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接下来,诗人提到即使身处贫困,也不必追逐物质的富贵,这道出了真正的精神追求与内心的宁静。
在诗中,刘克庄通过“诸恶能通三世业”的表述,提醒人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这些行为在因果法则中是有影响的,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诗的最后两句则是对先人和自身的反思,表达出一种无愧于心的态度,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有个人的情感流露,又有对社会、历史的深刻洞察,展现了刘克庄作为一位诗人对人性与道德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个人修养与道德责任,呼唤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警示后代珍惜修行的机会。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精神追求与价值观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蓝缕”指代什么?
A. 富贵
B. 贫困
C. 荣耀
答案:B
“诸恶能通三世业”中的“三世”指的是哪些?
A. 今生、来世、前世
B. 过去、现在、未来
C. 前世、今生、后世
答案:C
诗人强调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追逐财富
B. 修身养性与道德责任
C. 荣耀历史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参考书目和文章能够为理解诗词提供更深的背景知识和分析。